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茶改場研發用AI挑選分類咖啡豆 生產效率提高2倍

2024/06/07 15:42

茶改場研發人工智慧生豆挑選機,用影像辨識系統挑選咖啡生豆準確率達95%以上。(資料照)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台灣果然是AI之島!農業部茶葉改良場和業者合作,利用影像辨識系統技術,開發出人工智慧(AI)生豆挑選機,精準度達95%以上,有被蟲咬過的次等品質咖啡豆一顆都不放過,大幅提高生豆篩選效率2倍,並降低人力成本。

近年在農業部積極輔導與推廣下,台灣咖啡豆站穩精品咖啡市場,更屢拍出高價,依2022年農業統計,台灣咖啡樹種植面積約1180公頃,年產量約980噸,茶改場場長蘇宗振表示,台灣咖啡豆量少質精,過去農民都用人力挑豆,每個小時只能挑選2-3公斤無瑕疵的咖啡豆,要挑豆前還得接受瑕疵豆認知培訓,加上咖啡生豆小,得仔細檢查有無被蟲蛀,另外咖啡篩選時間無法固定,通常是在顧客下單後,才會執行咖啡去殼與生豆篩選程序,是耗人力與眼力的高勞力密集工作。

隨農業勞動力緊張,茶改場費時3年改良咖啡生豆自動分豆盤進行改良,可讓咖啡生豆自動挑選進入多軌道並同步篩選,提升分豆效率;並開發AI生豆挑選機,結合生豆自動分豆盤新型專利及影像辨識技術,可精準且全方位360o辨別咖啡生豆每一個部位的狀況,進而判斷其瑕疵種類,達到AI智慧化生豆挑選,平均每小時可挑選5-6公斤的咖啡生豆,是人工篩選的2倍,且精準度高達95%。

茶改場副研究員劉千如表示,台灣開發的機器系統可以準確做咖啡豆的外觀辨識與分級,國外用的挑豆機則能做粗略的色選分級,雖然國外的機器1小時可以處理幾十公斤的咖啡豆,但無法做到台灣系統的準確分級,國外的系統運用在一般商業豆尚可,但難以用在要求粒粒完美的精品咖啡。

劉千如進一步指出,隨著未來人工費用越來越高,該台機器系統有望可更多被採用;茶改場表示,茶改場研發的咖啡生豆自動分豆盤已取得國內新型專利,並已技轉給民間廠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