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術課和考試衝堂 藝術教育世界聯盟前主席:我會像「鵝媽媽一樣」
藝術教育世界聯盟前主席Robin Pascoe表示,要讓各科老師了解藝術教育對各科學習有貢獻。(記者林曉雲翻攝)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美術課只是考科的點綴?藝術教育世界聯盟(WAAE)前主席Robin Pascoe教授今在線上參與「2022台灣跨域美感教育國際論壇」時直指,當美感教育和科學考試衝突時,他會像「鵝媽媽一樣」捍衛藝術教育,要讓各科老師了解藝術教育對學生的學習有貢獻,因為藝術是國家的靈魂。
Robin Pascoe演講一開始先帶領參與者「呼氣和吐氣」熱身,強調藝術領域會使用身體、思想和情感,讓生命處於共同的時刻,他分享「製作藝教育蛋糕的訣竅」,認為學校教藝術要「有效果」,且要讓各科老師明白「藝術對學習有貢獻」,當戲劇排練和科學考試相衝突時,他就會像「凶猛的鵝媽媽」捍衛藝術教育,同時強調「問責」的重要性,應強制要求學生都有藝術教育,藝術教育不是唱歌或跳舞,而是藉此找到自己的聲音、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是國家的靈魂。
教育部一連兩天(11日及12日)舉辦國際論壇,邀請來自美國、澳洲、荷蘭、日本的美感教育專家學者,以視訊方式分享國外美感教育的發展趨勢與實務經驗,另透過論壇與國內長期推動美感教育的專家學者進行跨域交流,探討美感教育計畫對教師增能賦權及參與學生的經驗與歷程等相關教與學議題。
教育部主秘廖興國致詞表示,教育部自103年起推動美感教育中長程第1期計畫,108年起推動第2期5年計畫,繼續在支持系統、課程教學及環境的美感改善,更強調美感要落實於生活各層面,從小扎根,創新跨域,讓台灣美感教育的特色及經驗與國際交流。
美國波士頓學院心理學系榮譽退休教授Ellen Winner,透過說明視覺藝術教育方法論的轉變,介紹其所發展的Studio Thinking概念,指出在教學上運用藝術媒介促進學生學習遷移,能引發多元思考;另透過澳洲、荷蘭、日本等國外專家學者分享藝術教育於疫情期間施行概況、因應與轉向,探討國際間美感教育發展動向。
教育部一連兩天(11日及12日)舉辦「2022台灣跨域美感教育國際論壇」。(教育部提供)
-
「美感生活學習地圖實踐計畫」 苗縣信義國小獲全國特優銀質獎
-
美感教育有成! 台南3校榮獲特優等殊榮 獲獎率百分百
-
合作金庫銀行Visa卡正式支援Apple Pay 輕鬆綁定 支付更便利
-
捷報!教育部校園美感計畫 奪日本Good Design Award金獎
-
玉山積雪霧淞「凍」人 排雲山莊冰雪5.5公分
-
比特犬11天2度咬傷騎士 法律白話文營運長深夜代父道歉
-
11天內兩度逞凶 同隻比特犬 又跳車咬傷騎士
-
首屆世界賞鳥博覽會 選定台灣舉辦 我推生態旅遊
-
法國生活節在高雄 5/23重返駁二
-
謠言終結站》打流感疫苗排放病毒多630%? PNAS沒相關發表、傳言錯誤
-
世新選修開課門檻30人 上千學生連署降至15人/34門課停開影響500多人 出現揪團拉人亂象
-
大學開課門檻 國立5到10人、私立約15人
生活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