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種稻一兼二顧!竹縣青農劉政祐入選全國模範農民
2020/12/22 14:32
新竹縣新豐鄉青農劉政祐(右2)當選全國模範農民,縣長楊文科(中)搶在中央之前,今天率先贈匾表揚。(記者黃美珠攝)
〔記者黃美珠/竹縣報導〕受到氣候極端變化影響,水情不好下,台灣北部地區的稻農總是首當其衝被停灌而影響收入!新竹縣新豐鄉青年農民劉政祐創新稻作耕法,改在旱地「直播」種植水稻,因此減少農用水量,經縣府與區域農業改良場先後推薦,成為今年全國12名模範農民之一,縣長楊文科今天搶在中央之前贈匾進行表揚。
劉政祐前述創新種稻的方式,省下了慣行農法先大量蓄水育秧、整田才插秧所需的水量,結果產量卻不輸插秧種稻的傳統耕法,還可避免稻作叢聚生長後容易發生病蟲害的問題,等於節省了用水和耕作成本。
國立嘉義大學農藝系副教授廖成康是劉政祐的碩士班「植物生理學」老師,他曾說,看到學生把理論透過腦力激盪,創新出適合的地區性栽培方法,這讓他很驕傲。
農委會畜產試驗所新竹分所副研究員施意敏說,氣候變遷急遽,北部氣溫愈來愈高,南部糧倉有北移趨勢。劉政祐除了直播種稻,還跟該分所合作,輪作水稻和青刈玉米,以因應新竹縣近年1期稻作總是要跟工業、民生搶水的窘境。
劉政祐另也跟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農委會農試所及畜試所新竹分所等單位合作,把1公頃多稻田規劃為「因應氣候變遷的調適耕作制度示範田區」,結合AI和綠能,以太陽能板發電供應相關的監測設備用電,蒐集示範田區的大氣溫濕度、光照、降雨量跟土壤的水分和溫度,另也用縮時攝影機紀錄田地的水量和水質變化,彙整成大數據,提供給國家作為規劃耕作制度的調適參考。
-
今頒「神農獎」和「模範農民」 青農過半數
-
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台日無法互訪 青農改以視訊交流
-
桃園核心小檜溪特區 壓軸鉅獻「亞昕森丰」盛大登場
-
青農引進科技翻轉傳統農業 與酒廠跨境合作
-
35歲貨車司機轉行種高架草莓 收成讓90歲阿公開心「驕傲」
-
自由廣場》Uber Eats承諾將進行協商 共創雙贏
-
日本搭機隨身行李「這1物」竟被丟掉 他震驚:出境都沒問題
-
加工食品也能促進腸胃健康! 蒟蒻助排便又能掉體重
-
北市公劃更新地區將增9處 公展說明會起跑
-
金門吳心泉宅、張文帝洋樓族人飄洋過海 見證祖厝魅力直呼感動
-
病主法上路5年 基隆僅251人簽預立醫療決定
-
91年前林百貨首次周年慶內容曝 「殺必死」讓現代百貨人嘆敬業
-
高雄國1末端兩側機慢車專用道12/7上午封閉清掃 提前改道
-
浴火重生!伸港福安宮6年花2億重建聖母殿 全鄉「這3天 」吃素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