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竹」漸消失的古早鼓聲 珍貴再現!

2018/01/17 07:30

竹工藝師傅吳文杰踩住竹管,並以刀具在綠色竹管上削製,每一步都需要熟練的技巧與經驗。(記者李惠洲攝)

〔記者王姝琇/嘉義報導〕早期嘉義梅山鄉盛產竹子,從日用品、竹編創作到竹樂器等,生活幾乎離不開竹子,其中讓在地耆老念念不忘的就是幾近消失的傳統樂器「竹鼓」。竹鼓沒有音階、僅靠著竹心產生的共鳴發出聲響,在民國40年代物資缺乏時期,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自製竹鼓,也成為陪伴小朋友成長的在地特色童玩。

然而,民國60年代後期塑膠玩具量產逐漸取代傳統童玩,梅山竹鼓也慢慢消失在居民生活中,竹編工藝老師傅吳文杰說:「竹鼓是最環保的樂器,就連架子與竹鼓接合的地方也是以竹棍製成零件,玩久了或鼓裂後還可劈去當材燒,用途相當多元。但現在小孩有更新鮮刺激的玩具選擇,已不玩這個了!加上少子化,竹鼓也曾消失在我們生活中十多年。」

因為想要重拾童年記憶中的鼓聲,梅山鄉不少長輩開始靠著模糊記憶嘗試製作竹鼓,期待讓這代表在地的特色聲響得以流傳下去。看到這裡,你是不是也好奇!究竟竹鼓如何製成?演奏的聲響又是如何呢?答案就在影音裡,趕緊來聆聽美妙鼓樂!

從事竹工藝創作的劉明智(圖左)與吳文杰(圖右),憑著兒時記憶與耆老口述,重新嘗試製作竹鼓,讓特色聲響得以流傳。(記者李惠洲攝)

被稱為「最環保樂器」的竹鼓,取材於大自然,每個竹鼓的外觀型態與音色都是無可複製的。(記者李惠洲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