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手臂換關節 誤差僅1毫米
亞大醫院副院長黃揆洲表示,「機器人手臂關節置換手術」透過電腦術前3D模擬,可讓誤差縮小在1毫米內。(記者陳建志攝)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退化性關節炎與失智、中風、冠狀心臟病並列老人失能前4大疾病,台中一位65歲林姓男子,近1年來因膝關節疼痛難行,檢查後發現關節內側受損,過去採傳統的全膝關節置換手術,需切除軟骨及前後十字韌帶,因傷口大約需3到6個月才會恢復,醫師藉由機器人手臂輔助,術前經電腦3D模擬手術角度和磨除範圍,讓誤差在1毫米內,且術後平均復原期縮短到兩週,讓患者迅速恢復關節功能,不過屬自費手術,是否採用需由醫師評估。
亞大醫院副院長黃揆洲今天表示,這名林姓患者近1年來出現膝關節疼痛,雖吃止痛藥、打玻尿酸都無效,到院檢查後發現膝關節內側受損,屬中度退化性關節炎,建議接受「機器人手臂關節置換手術」,因手術精準加上傷口僅約7到10公分,患者手術隔天就能下床行動,復原期更由傳統全膝關節置換手術約3到6個月縮短為2週。
黃揆洲表示,自己從事關節手術累積的病例已達7、8千例,但因每個人的關節骨骼構造還是有差異,加上手術時只能看到單側狀況,而且以手工鋸骨頭鋸片的震幅影響精準度,有時還是會出現5到10度的誤差,但透過機器人手臂的協助,因可以在術前以電腦3D模擬,設定置換關節所需的角度和磨除的範圍,加上手術時的導航定位,讓誤差縮小在1毫米內,尤其是手術過程中可和電腦進行互動,即時調整韌帶的鬆緊度,讓患者手術達到最好的效果。
不過黃揆洲也提醒,機器人手臂手術目前仍須自費,單邊約45萬元,是否採行需由醫師評估,建議民眾為預防退化性關節炎,平時應適度運動,並有效控制體重,避免增加關節負荷,若膝關節受傷,則一定要休養,才能加速患部修補及痊癒,避免退化性關節炎找上門。
亞大醫院成立機器人手臂微創中心,透過機器人手臂協助,大幅縮短關節手術患者手術、復原時間(記者陳建志攝)
「機器人手臂關節置換手術」透過電腦術前3D模擬,可精準控制關節置換角度和磨除範圍。(記者陳建志攝)
-
日本臍帶血公司倒閉 轉賣庫存非法替中國人美容
-
醫師手術後沒開止痛藥、抗生素 竟挨告業務過失重傷害
-
富蘭克林:美國非投資等級債 提升您的投資勝算
-
東海岸旗魚季700份海鮮餐食放送 「成功」嘗鮮排隊40分鐘
-
城市盃龍舟錦標賽愛河登場!陳其邁:打造水域領導品牌
-
12強冠軍雞排+米糕、香腸節!週末快來台南吃吃喝喝
-
台中全國聯想創作畫複賽 400多名兒童現場競技
-
16噸戴奧辛大閘蟹險流入市面! 最快12/3公布違規名單
-
《台東》東海岸旗魚季 「新取厚號」蟬聯最重冠軍
-
《台東》台東議長盃拔河賽 關山聯隊奪雙冠
-
《屏東》用心服務身心障 屏縣47人獲表揚
生活今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