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2500年歷史 下營武安宮展示鎮宮之寶「五指劍」

2015/02/08 13:36

武安宮鎮宮之寶「五指劍」的巴圖形石器,是目前台灣所發現最大型的史前磨製石器。(記者楊金城攝)

〔記者楊金城/台南報導〕台南市下營區武安宮展覽室今天開幕,至少2500年歷史的鎮宮之寶「五指劍」對外展示,展覽室除了設強化玻璃,展示櫃更以防彈玻璃特製。

市長賴清德和台南市文化局長葉澤山、鑑定「五指劍」歷史的史博館館長李坤修等人特地到場祝賀,賴清德盛讚武安宮「五指劍」在史前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價值,是文化首都台南市的新文化亮點。

台南市文化局去年四月在鄭成功文物館展出「湖漾巴圖-大湖文化特展」,特別商請下營武安宮出借供奉於正殿神龕5支神器,也是地方俗稱「五指劍」的「巴圖形石器」進行展出,這也是武安宮首度將鎮宮之寶公開對外展示之創舉。

去年十月底大湖文化特展結束後,安宮籌劃「五指劍」展示空間,要16個壯漢才能搬動用防彈玻璃櫃製成的展示櫃,並在今天開幕,讓鎮宮之寶正式對外進行公開展示。

武安宮主委戴清水說,地方非常珍視這5支五指劍,以往為怕失竊,長期深鎖在廟宇神龕內。去年文化局商借展出,管委會特別慎重向主神「武安尊王」擲筊請准才答應出借。因展出成功,廟方認為珍貴的文物鎖在不見天日的神龕內實屬可惜,決定在大殿右側規劃完善的展示空間,加強防盜保全設備,讓民眾可以一睹「五指劍」的風采。

台南市下營區武安宮展覽室今天開幕,至少2500年歷史的鎮宮之寶「五指劍」對外展示。(記者楊金城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