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首波掃墓 苗栗昨發生81起火警
2024/02/26 05:30

苗栗客家人從元宵節過後開始掃墓,民眾燒紙錢稍有不慎就引發公墓火警。(民眾提供)
〔記者張勳騰/苗栗報導〕苗栗縣客家人掃墓從元宵節隔天到清明節結束,昨天為第一波掃墓高峰期,苗栗縣政府消防局各分隊也派員在各大公墓加強防火宣導及警戒,據消防局統計,昨天共發生八十一起公墓火警,其中通霄鎮發生十九起最多,所幸均搶救得宜,災情並不嚴重,但讓各地的消防隊員疲於奔命灌救。
集中在元宵節後到清明節
苗栗地區的客家人掃墓,又稱「掛紙」,早期大都選在元宵節隔天、也就是農曆正月十六日,隨著時代變遷,逐漸改為元宵節後到清明節前的週休假日掃墓,讓住在外縣市的宗親也能返鄉掃墓,結束後餐敘聯絡情感,形成各宗族的年度盛事。
昨天為農曆正月十六日,剛好又是週日,為苗縣客家地區掃墓首波高峰期,一早各公墓就陸續出現掃墓人潮,民眾扶老攜幼,帶著牲禮、祭品、銀紙、鮮花等到祖墳祭拜,並在祭掃後燃放鞭炮以示莊重。
不過,部分民眾因燃燒紙錢及鞭炮不慎引發公墓火警;昨天共發生八十一起,其中通霄鎮發生十九起最多,其次公館鄉十起、銅鑼鄉九起、苗栗市及後龍鎮各七起。
消防局也宣導掃墓用火時一定要「四不二記得」:四不為「不亂燒雜草、不亂丟菸蒂、不飛揚冥紙、不燃放爆竹」,二記得是「記得滅餘燼、記得收垃圾」,更應遵守「人離火熄」的觀念。
-
苗二選區罷免領銜人傳受壓力退出 邱鎮軍:百姓對大罷免反感
-
苑裡苗47-1線路口出撞況 老婦受傷送醫
-
賞櫻景點+1 苗栗苑裡「櫻花大道」櫻花盛開
-
苗栗造橋又遭傾倒廢棄物 公所:最重罰30萬
-
苗栗西山垃圾場大火燒5天 法官認台電釀禍判賠60萬給公所
-
苑裡洽公通學要道 公民街拓寬改善動土
-
入夜雨勢不斷 苗栗台72線3車追撞
-
苗縣爭設竹南科實中 用地卡關
苗栗縣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