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台灣人在世界角落〉孤兒院12年 讓她奉獻泰國31年

2016/05/24 06:00

1985年,石榮英就抵達泰國,在泰北山上待了兩三年。

文/世界微光 照片提供/石榮英

石榮英(前排右二)在義光育幼院的合照。

「剛到泰國時,我先在曼谷學了兩個月泰語,後就轉往泰北山上的永泰難民村,與村民一起生活。」位於泰緬邊境的永泰村,是一個連男人也得爬3小時山路才能抵達的泰北偏鄉,其中住了許多少數民族:阿卡族、拉胡族、栗粟族……不過,主要居民是一群來自中國的佤族人,因為無法在家鄉生存,又擁有武裝部隊,便被泰國政府安置在此。

石榮英在泰國神學院教書。

1985年,身為宣教士的石榮英抵達泰國,準備在山上長駐服務,「沒想到,一上山最常遇到的事就是幫人接生。」

石榮英已在泰國服務31年。

〈重責大任〉幫忙接生 學習生死

當時,泰北嬰兒一出生,都會使用沒消毒的竹片割臍帶,常導致嬰兒感染而死亡,為了減少嬰兒死亡率,石榮英曾在台灣醫院學習接生,「剛開始幾個月,我先看著人家接生,後來醫生就慢慢讓我練習。他說,因為在泰北山上沒有儀器,如果孩子腳先出來,就得拿剪刀把孩子夾死在裡面,我說:『醫生,我是去救人,不是去殺人的。』他說:『妳不把他夾死,媽媽就會死的。』那一刻我突然很後悔學接生。」

上山那天,是當地教會的主日禮拜,石榮英被請上台介紹,原本一直害羞低著頭的她,眼角餘光瞥到台下,嚇出一身冷汗,因為三分之一的人都是孕婦。「某天早上,突然有阿卡族人急急跑來,說有人要生了,我跟著他們趕到茅草屋,捱了四、五小時,孩子順利出世,但胎盤一直沒有出來。」石榮英覺得奇怪,摸了孕婦肚子,覺得很硬,輕聲自問:「是不是還有一個?」沒想到,圍在旁邊的人群突然都往外逃,「我才想到,阿卡族認為雙胞胎是惡靈投生的,非常不吉利,會給村子帶來厄運,只要雙胞胎一出生,就會立即被炭火燙死或活埋,並將雙胞胎的父母趕出村子,將他們的房屋放火燒掉,才算潔淨。」之後,這戶人家門口常被灑一灘紅水,因為族人認為他們為村裡留下了污穢,石榮英便帶這戶人家住進佤族,為他們找到安身之處,村裡也安定下來。

〈她的成長〉孤兒院成長 養成獨立關懷心

在泰北待了兩三年,見當地夥伴漸漸可以自立,石榮英便轉到泰中服務,直接與泰國人接觸,也關懷當地台商,甚至每個月到監獄探訪非法居留的毒販、移工,31年如一日。石榮英認為自己之所以能持續這些工作,和她的成長背景有很大的關係。

「我一歲時,媽媽就因肝癌過世,爸爸是軍人,沒辦法照顧家中四個孩子,便先將我和兩個哥哥托孤給不同孤兒院,只留下大姊在身邊幫忙。」石榮英被送到萬華的「義光育幼院」,創辦人石奶奶是位基督徒,她看到報紙上很多棄兒的新聞,就和先生變賣家產、收養孤兒,「石奶奶很愛我們,而且從不偏心,她的愛影響我很深。」在育幼院裡,石榮英養成行俠仗義的個性,常常和欺負弱小的人打架,或幫太晚吃飯的院童留飯菜,然而,踏出育幼院大門,上了小學,世界就完全不同。

「不只小朋友常取笑我們沒有爸媽,連老師也很排斥我們。有時候,一個班上會有好幾個孤兒院的孩子,老師一聽到又是義光來的,就說:『我們這裡已經夠多了,你到別班。』我氣得一邊罵老師,一邊拉著其他院童離開。」因著社會對弱勢的排擠與逼迫,讓石榮英漸漸產生對社會的憎恨和反彈,小學時期非常孤僻、幾乎不說話,直到重新認識基督信仰,接納自己的家庭,她才慢慢發現自己除了不滿現況、同理弱勢,更可以付出愛的行動。

大學畢業後,她考上神學院,每年寒暑假都去泰北服務,之後決定長駐泰國,沒想到,抵達泰北才一週,就接到父親的病危通知。「如果沒有育幼院那12年的經歷,如果沒有上帝的愛,我大概真的很難在泰國待這麼久,因為宣教士就是要這樣面對許多孤獨、無助的時候。」

〈養成國際觀〉關懷泰勞 從身邊做起

近年來,由於在台灣的泰勞人數大幅增加,石榮英每次暫時回台,幾乎都沒時間休息,而是持續四處關懷泰勞。

「台灣有七、八萬名泰國人,其中九成來自泰國最窮困的東北部。台灣過年的時候,我們都會捐物資、舉辦聚會,邀請他們一起參加,讓他們知道台灣人還是非常關心他們的。」石榮英說,雖然泰勞是來台灣工作的,但我們可以不用當他們只是雇工,「這是上帝給我們的機會,讓我們在自己的土地上,就能認識跨文化、培養國際觀,並參與關懷行動。所謂的『國際觀』,絕對不只是認識英國、美國或日本等先進國家,它指的是我們如何以正確的眼光看待不同文化、種族和階層,認識他們的整體脈絡,以同理心和他們互動,並關心這些人的需要。」

或許,我們沒有生長於弱勢環境,但我們仍能練習去看見社會上的需要;或許,我們無法在異鄉長駐數十年,但我們仍可以關懷在這片土地上的異鄉人。在提倡「國際觀」的今天,我們是否願意從身邊開始試試看呢?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