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洛杉磯傳真】 打破習慣之必要

2015/09/09 06:00

◎王丹

托馬斯.伯恩哈德(Thomas Bernhard,1931-1989)是「二戰」後德語文壇中最具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不過他的作品經常引起很大的爭議。最引爭議的,就是對歷史上已蓋棺論定的一些文化偉人的類似欺師滅祖的咒罵。比如他的長篇《歷代大師》中,借主人公雷戈爾的話,對貝多芬、莫札特這樣的音樂大師破口大罵,極盡刻薄挖苦之能事,堪稱當代酸民之鼻祖。他說:「莫札特的音樂充滿著襯裙和內褲式的煽情,尤其在歌劇作品中,淺薄的插科打諢,裝腔作勢的道德說教比比皆是。」他對貝多芬更不客氣:「貝多芬的作品讓人感到滑稽和笨拙,即使他的室內樂也轟隆作響,氣勢磅礴得猶如愚蠢的進行曲。」

這樣的惡毒評論如果出自隨便一個作者的口中,可能早就被口誅筆伐,或者更可能根本就沒有人會搭理,大家會覺得這個人滿嘴胡言亂語,是個不值得理會的瘋子。不過,說這話的是伯恩哈德,事情就不一樣了,因為他不僅不是瘋子,而且在文壇上地位崇高。德國國際筆會曾經兩次提名他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足證他的文學成就備受推崇。他沒有獲獎的原因之一,是他早就宣布拒絕接受任何文學獎,包括諾貝爾文學獎。這樣的一個人,為什麼如此毒舌貝多芬和莫札特呢?

我是音樂外行,無法從專業角度評論,只能從常識出發,做兩個判斷:第一,無論是貝多芬還是莫札特,其音樂作品絕對不是伯恩哈德說的那麼不堪;第二,無論是貝多芬還是莫札特,當然也不是音樂上完美至極,無可挑剔的聖人,其某些音樂作品一定也有可以批評的地方。現在問題就來了,連我這個外行都知道的第一點,伯恩哈德怎麼可能不知道呢?貝多芬和莫札特在我們一般人心目中,早就習以為常地被認為是天才型的大師了,伯恩哈德為何要用這麼誇張狠毒的語言批評?就算兩位的音樂作品有值得批評之處,難道不能溫和一點嗎?

伯恩哈德自己做出過解釋:「之所以運用極其誇張和絕對的表達形式,那是因為傳統的勢力和讚歎的習慣太強大,不誇張不足以撼動和改變它們。」這段話言簡意賅,說出了他的立場。伯恩哈德故意用刺激的方式,針對的就是我們這個社會中習以為常的觀點,就是那些習慣性的判斷,包括對於歷史上的偉人的推崇。這讓我想起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曾經發表過的關於「中國應當被殖民三百年」才能進步的嚇人言論,在這裡,「殖民三百年」顯然並非劉曉波真實的主張,他與伯恩哈德異曲同工之處,就是用極端的言論挑戰這個社會的習慣性對思想的規制:關於偉人,關於民族自尊心等等。

伯恩哈德如此離經叛道,但是依舊地位崇高,這說明在一個比較文明的社會裡,大家都知道有這樣的人,有這樣極端言論的重要性。亦即,每一個社會都存在著一個巨大的隱患,那就是「習慣」。很多東西我們一旦接受,就懶得重新去思考,很多標準就這樣習以為常地樹立在社會中了。可是,人類社會是在不斷變化的過程中的,很多觀點,很多標準,是需要不斷去重新反思和解釋的。對於那些已完全習慣了的東西,沒有強力的刺激,我們很少會去檢討,因為我們太習慣了。

在伯恩哈德看來,作家也好,知識分子也好,有一個重要的使命,就是要想方設法,不斷地去挑戰「習慣」,打破「習慣」,讓社會處於不斷被鞭策的狀態下,不要淪入麻木。這,也是我所推崇的立場。●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