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陰廟盛 與平埔族信仰有關

2007/09/25 06:00

〔記者蘇福男/田寮報導〕台灣農村社會普遍有一種「庄頭庄尾土地公」的現象,但在田寮鄉卻是「庄頭庄尾地居主(或萬應公)」,國內平埔族研究學者簡炯仁認為,田寮娘媽、地居主、萬應公和石頭公等信仰,應與平埔族「公廨」有關。

簡炯仁在「高雄縣岡山地區的開發與族群關係」一書指出,根據文獻記載,岡山地區的平埔族計有搭加里揚、尖山社、水蛙潭社和新港社,清康熙年間,原居於台南市濱海地區的新港社群,幾經遷徙至田寮鄉落腳,並相繼建立狗氳氤、古亭坑、水蛙潭、南安老、打鹿埔等部落。

研究發現,地處偏僻的田寮鄉,早年易為盜賊藏匿,治安一向不好,加上道光12年張丙之亂,清庄時有發生,以致萬應公廟相當普及,但除了部分義民爺廟,明顯奉祀無主骨骸外,田寮的萬應公大都是以前的平埔地主(地居主),有別於漢人聚落奉祀的萬應公。

簡炯仁認為,田寮地區的地居主是在與漢人混居後,才將以前平埔族奉祀的太祖公廨改成的,只是有些地方稱為「娘媽」,石頭公分布區域與水蛙潭社分布區重疊,石頭公廟也應與平埔族公廨有關。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社會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