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勞動條件差 空姐機師光環破滅!

空姐、機師工時超長,業界資深人員感嘆:「光鮮亮麗的幻想早已破滅!」(資料照,記者朱沛雄攝)

空姐、機師工時超長,業界資深人員感嘆:「光鮮亮麗的幻想早已破滅!」(資料照,記者朱沛雄攝)

2015/02/07 23:00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復興空難讓外界重新檢視空勤人員制度,資深空服員感嘆,「光鮮亮麗的幻想早已破滅!」超長工時加上爆肝時差,以等同拿命換薪水,「責任制」更讓勞團痛批制度殺人,資深機長也憂,台灣勞工條件差,機長紛紛出走,留下來的皆疲勞駕駛,政府再不重視,飛安只能淪為空談!

協助日前華航罷工事件、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秘書林佳瑋表示,空勤人員與勞基法脫鉤,歸類在「責任制」,導致其工時不受勞基法每月168小時上限保障,休假也不能跟一般勞工比,如華航1年機師跟空服員才休96天、華信更僅休72天,都比勞基法規範的1年110天還少,直批民航法規定太寬鬆,讓航空公司得以壓榨,籲空勤人員不應列為「責任制」,也盼復興航空員工盡速組成工會,以免後續遭停飛,權益受損無法捍衛。

在華航15年資歷的空服員卓棕偉說,曾經歷美好年代,過去空服員1個月可以休12到14天,自從開放中國直航讓班次大增,過去每月僅飛7、8班次,如今要飛14到15班次,超時、加班成常態,月休假僅剩7天,新進空服員更被迫簽下月休6日的不平等條款,但新進也才5、6萬元待遇,直批,「每天這樣操到爆肝、暈頭轉向,時差讓免疫力下降,身體打壞,家庭、生活也通通毀了!」

不具名的資深民航機長認為,重點在國內機師薪資待遇太差,讓中生代機師頻遭國外公司挖角,如2005年航空業大起,中東、亞洲皆成立新公司,中國也買新飛機,狂缺2萬名機師,開每月60萬元拉人,還不用繳稅,讓台灣機師荒問題難解。

機長說,人力不足讓台灣現役飛行員工時超長,比喻國外每月飛行時數65小時,至多不超過80小時,但復興航空每月飛超過8、90小時的機師比比皆是,連訓練正駕駛的年限都逐漸放寬,雖通過考驗的都是正機師,無法說其是飛安隱憂,但2年與10年經驗還是有差,當遇到緊急狀況,便會成為關鍵,認為民航局該深入調查台灣飛行員人力,提出檢討及對策。

民航局標準組長林俊良解釋,空勤人員的勞動條件歸勞基法,但飛行安全規範則是由航空器飛航作業管理規則處理,世界各國皆同,因地面休息與空中休息不同,才會將其列入責任制,而飛行時數等數字,以參考國際民航法規,整理適合台灣的一整套規範,並有其歷史演進,最新規定是歷經多次公聽會,在去年7月底修正公告,目前正進行量化研究,將派員隨機紀錄,收集執勤時間、飛行時數、紅眼航班等客觀資料,預計3月底展開整理,重新檢討其勞動條件及法規。

復興航空公關表示,員工薪資都比照市場水準,工作時數也嚴格遵守規定,強調一切都符合民航法規,並跟隨政府,若外界有疑慮合理性,應要求主管機關修正,但目前也會針對所有員工工時重新檢討、調整。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社會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