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集》馬更像是中國代言人

前總統馬英九。(記者簡榮豐攝)
記者林良昇/特稿
前總統總是不甘寂寞,馬英九卸任不到一個月,申請前往香港亞洲出版業協會卓越新聞獎頒獎典禮專題演講,遭總統府以國安及保密為由拒絕,撇開出訪時機敏感,大眾或許有些期待,期待馬首次對外演講,對這個近年剛經過轟轟烈烈民主運動,新聞自由遭無情對待的香江,馬能依據台灣自豪的自由民主價值,對香港多說些什麼?
但毫不意外的,前日馬對港的錄影演講,驗證了這位前總統,終究活在自己的世界,甚至說出「我不知道原來香港是這麼危險的地方」;他的玩笑話,對於香港追求真正自由民主的先鋒來說,一點都不好笑,甚至無比冷血,顯見馬對香港逐漸被緊縮的民主自由,是不屑一顧,甚至選擇性忽略。
香港人真正的感受是什麼?歷時七十九天,爭取真普選的雨傘革命遭警方武力鎮壓,數以百計示威者遭到逮捕、銅鑼灣書店五名股東及員工「被失蹤」、歌手何韻詩因參與公民抗命活動遭中國封殺;香港人感受到的,不是馬自以為幽默的玩笑話,而是鐵錚錚的壓力和自由漸失的危機。
台灣也曾經歷過知識份子「被失蹤」的恐怖年代,在現代香港仍血淋淋地上演,對於馬來說,他一向居於高位,沒親身爭取過民主,沒經歷威權的恐怖,馬口口聲聲說他是「台灣製造,香港交貨」,但對於台港的民主自由和未來,卻都是那麼的不在乎。
卸任元首出訪,應該要更有意義,不僅是為了個人,馬的發言讓人看到,就算經過政黨輪替的教訓,台灣在改變、香港也在改變,馬依舊還是馬,依舊只想到自己,想著他的九二共識、想著他自以為的豐功偉業,元首高度已經盡失,對於追求自由民主的香港人來說,馬代表的,或許不像中華民國的總統,反而更像是中國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