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經區納入醫療 民團:勿淪為第二個黑箱
督保盟及醫改會等多個醫療團體反對國際醫療,認為其對台灣的影響不亞於服貿,但決策過程卻一樣黑箱。(記者魏怡嘉攝)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今日多個民間團體聯合召開記者會,擔憂在自由經濟示範區內設立醫療專區將會瓜分醫療資源,使國內民眾就醫權利受損。衛福部官員則表示,自經區的醫療件數較少,且健保不給付,不會架空國內醫療系統。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於28日開始逐條審查《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已通過的第3條條文,將醫療產業納入自經區,准許衛福部在自經區內設置「專辦國際醫療之醫療機構」。
包括民間監督健保聯盟、醫師勞動改革小組、公醫時代、醫改會等多個民團提出質疑,認為醫療不應納入自經區、更不應商業化。督保盟召集人黃淑英表示,雖國內各大財團法人醫院已採企業化經營,但非以營利為目的;而自經區在法規相對寬鬆的前提下,卻開放以營利為目的、股東能分配獲利的社團法人進駐,不像國內健保針對自費及部分負擔的醫療項目與上限設有嚴格規範。黃淑英憂心如此將對自經區外的醫療體系產生排擠現象。
且一般認為自經區內的醫生待遇較高,恐對醫護人力產生磁吸現象,以自經區開放的「人工生殖」項目為例,是否會讓相對婦科較缺乏的產科人力出走,也值得繼續關注。
衛福部長邱文達日前備詢時表示,國際醫療第2階段計畫將在自經區條例通過後啟動,希望能透過醫療帶動生技、製藥、醫材、資訊、復健、養生等產業。專區內預計設置200床規模的醫療機構,約需百餘名醫師,占全台執業醫師4萬2千餘人比例僅千分之二,認為醫療資源不會被瓜分。
政府還提出有8成民調支持醫療納入自經區,但黃淑英認為這8成僅代表醫院經營者的意見,政府應傾聽基層醫護人員和學界的反對意見,勿讓自經區條例淪為第二個服貿黑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