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皮膚也能捐 醫師帶頭響應器捐

新北市聯合醫院外科醫師洪浩雲響應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記者李雅雯攝)

新北市聯合醫院外科醫師洪浩雲響應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記者李雅雯攝)

2015/08/21 06:00

〔記者李雅雯/新北報導〕器捐器捐,其實除了捐贈器官,皮膚、骨骼等組織也可捐贈!新北市立聯合醫院外科醫師洪浩雲,昨天在三重院區講述器官捐贈相關觀念,同時響應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

洪浩雲說,台灣平均每年器官移植案例不到三百例,相對於等待捐贈的人數和其他數字,器官來源的量仍不夠,國人入土為安、保留全屍的觀念影響器捐意願非常大。

洪浩雲也分享從醫經驗,他說,取出捐贈者的器官後,會放入填充物和縫合;若是取下皮膚,也會選擇入殮著衣遮蔽的區塊,進行器官捐贈移植手術,不會造成外觀巨大改變。

而八仙粉塵(彩色)派對意外造成大量燒燙傷病患,捐贈皮膚案例也有增加趨勢,洪浩雲也藉由這個例子說明,相較於肝臟等器官可能因病而受損、無法捐贈,皮膚、骨骼等組織捐贈的門檻,其實較器官來得低。

器官捐贈者的家屬陳碧燕也現身說法,她的兒子在十六歲那年離開人世,心願是捐出可用的器官或組織,她原本難以接受,最後仍尊重兒子意願,陳碧燕說,想到讓更多有需要的人受到幫助,心中就很踏實,兒子彷彿從未離開過,很慶幸當初做了器捐的決定!

陳碧燕的愛子在十六歲那年離開人世,捐出骨骼、眼角膜、韌帶,她也自此投入器官捐贈觀念分享行列。(記者李雅雯攝)

陳碧燕的愛子在十六歲那年離開人世,捐出骨骼、眼角膜、韌帶,她也自此投入器官捐贈觀念分享行列。(記者李雅雯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