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延宕17年 九九峰生態藝術園區今營運

延宕17年,九九峰生態藝術園區今日正式開幕營運。(記者佟振國攝)

延宕17年,九九峰生態藝術園區今日正式開幕營運。(記者佟振國攝)

2014/08/25 08:00

〔記者佟振國/草屯報導〕南投縣草屯鎮「九九峰生態藝術園區」今天正式開園營運,負責經營的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表示,園區在九九峰下,八十六年成立籌備處後,歷經九二一大地震重創,提醒人們即便是藝術,也必須以謙遜尊重大地,以低度開發保留自然風貌,有別於熱鬧喧囂的文創園區與文化景觀,以生態藝術與慢活休憩的低調風格,獨樹一幟。

社區打造公園 平林里昨揭幕

配合「九九峰生態藝術園區」正式營運,當地平林里社區居民也進行景觀、環境營造,闢社區公園,昨天正式揭幕,社區公園融入地方特色,包括地面鋪設的木材取自平林特產荔枝樹,園內的竹管橋、纍仔(流籠)都能供民眾行走使用,反映早期平林里對外交通不便,感受先民胼手胝足的辛勞。

「 九九峰生態藝術園區」前身原是「九九峰國家藝術村」,原規劃範圍達二十九公頃,民國八十六年成立籌備處,進行初步設計與營運規劃,不料二年後,發生九二一大地震,九九峰及其周邊土地嚴重崩塌,隔年豪雨、颱風引發的土石流,園區基地遭嚴重沖刷,行政院決定暫緩設立藝術村。

採低度開發 面積縮至4.8公頃

直到民國一百年,當時的文建會決定交由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代管,並編列六千萬元進行「生態藝術園區」規劃與建設,扣除有水保安全疑慮的地區,整體園區面積縮減為四.八公頃,原有建物整建為生態藝術館,園區周邊還有綠森林步道、藝術家創作工坊、雲影廣場及九九峰登山步道,都是低度開發設施。

工藝中心表示,園區以九九峰自然生態保存為核心,凝聚圍繞周邊的藝術家聚落,讓藝術與大自然深度結合,今天在生態藝術館同步推出「有機感知─自然材質表現藝術展」,邀請李朝倉等五位藝術家,以大自然素材進行裝置藝術等創作。

草屯鎮平林里配合闢建的社區公園以竹管橋、纍仔(流籠),重現早期社區對外交通設施。(記者佟振國攝)

草屯鎮平林里配合闢建的社區公園以竹管橋、纍仔(流籠),重現早期社區對外交通設施。(記者佟振國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