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虎尾台宿舍區 改建將拆 地方爭保留

央廣虎尾分台園區花木扶疏,地方盼全區保留成為新聞廣播博物館。(記者林國賢攝)
年底停播 該處未列歷史建築 已規劃為住宅區
〔記者林國賢、鄭旭凱/綜合報導〕走過「反共」年代,設台四十多年,主要對中國進行心戰喊話、倡議自由、人權的中央廣播電台虎尾分台,確定年底熄燈;分台長張彥男表示,該台停播主要是短波可能會影響高鐵行車安全,業務將移至褒忠、淡水兩分台。
發射台、辦公室獲保存
央廣虎尾分台電波發射區、辦公室區已獲雲林縣文化處列為「歷史建築」,初步規劃做為農博展覽區之一;但位於主建築旁的宿舍區雖然同樣花木扶疏,卻因為高鐵特定區規劃,將改建成為住宅區,並已經出售,面臨被拆除命運,地方文史團體希望縣府能予以「全區保留」,維護園區完整性。
位於虎尾鎮廉使里的中央廣播電台虎尾分台,原隸屬國防部,是國防、反共宣傳重地,早年有憲兵站崗,門禁森嚴。八十七年央廣改制為財團法人後,駐兵撤除,隨著兩岸關係改善,節目較為活潑,但仍接受「希望之聲」託播以人權、人心激勵為主題的節目,也會對中國播放介紹台灣經濟、民主的節目。
張彥男說,該台鄰近高鐵特定區,因為擔心所發射電波影響高鐵行車安全,加上大環境改變,總台決定關閉分台,將相關業務移至褒忠、淡水兩分台,至於現有的園區土地財產權屬雲林縣政府所有,一併交由縣府處置。
虎尾鎮長林文彬說,虎尾分台過去是普通人難以接近的「禁區」,園區因此保留非常完整,園內老樹高聳入雲,綠草如茵,宛如世外桃源,目前已與央廣達成初步共識,包括塔台等設施將留下,而電台早期的發射機組,只要申請,可開放給學校戶外教學。
虎尾大崙腳等文史團體則表示,該區見證兩岸心戰宣傳對抗的歷史,且全區環境優美,希望未來能夠「全區保留」,並開發為新聞廣播博物館。
須文資審議委員會實勘
縣府文化處文化資產科表示,雲林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去年底經過討論,僅將廣播電台主體建物部分列為歷史建築,針對地方希望「全區保留」,必須交由委員會現場會勘、討論後,再做決定。

「反共」電台中央廣播電台虎尾分台年底熄燈。(記者林國賢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