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客芳蹤 如覓人文地圖
通化街的土地公廟,有客家廟的稱謂。(記者林秀姿)
翻開台北市地圖,在這個有窄巷、鬧區的台北城裏,嶄露頭角的客家人物非常多,包括音樂之父張福興、民謠大師鄧雨賢、才子型人物呂赫若、文學家吳濁流、攝影家鄧南光以及抗日先烈羅福星等,他們的生活行蹤就像人文地圖,包括了通化街、南昌路、泰順街、臥龍街、合江街與五常街等街道,從大稻埕、延平北路,乃至永樂市場一帶都是文人雅士出沒之處。
其中以「望春風」揚名台灣的鄧雨賢,從小就生長在台北,在艋舺公學校、台北師範學校、日新公學校等學校就學期間顯露音樂才華,鄧雨賢當年的活動軌跡集中在大稻埕一帶,和當時藝文界人士相仿。
知名文學家呂赫若就常出沒永樂町(今永樂市場附近),他籌組的「厚生演劇研究院」,在永樂町的永樂座盛大演出「閹雞」劇碼,造成大轟動。
此外,抗日先烈羅福星在台灣雖然只停留四年,但是他負責苗栗、台北兩地招募同志,常在台北甘谷街一帶活動,最後死於台北監獄,甘谷街和德祠是當年他出入號召革命之地,金山南路電信局圍牆現在仍可清楚看到台北監獄北面的遺跡。
較具體留下行跡的則是文學家吳濁流,當年為了紀念台灣文藝創刊十週年,而設置的「吳濁流文學獎紀念碑」,迄今還留在內湖金龍禪寺中。(記者林秀姿)
迪化街是日治時期文人雅士常出沒的地點,呂赫若編劇公演的永樂座就在附近。(記者林秀姿)
內湖的金龍禪寺還留存文學家吳濁流的行跡。(記者林秀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