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割稻飯由來 崑濱伯說給你聽

崑濱伯(右一)昨日出席後壁農產展,解釋什麼是正港的「割稻飯」。(記者王捷翻攝)

崑濱伯(右一)昨日出席後壁農產展,解釋什麼是正港的「割稻飯」。(記者王捷翻攝)

2017/07/01 06:00

〔記者王捷/台南報導〕你有聽過「割稻飯」嗎?近年來餐飲業流行「古早味」,餐廳也賣起雜菜湯或割稻飯,不過部分消費者發現,每間店的割稻飯配菜都不同,國策顧問崑濱伯來解惑,他說,以前農民會互相幫忙割稻,因為沒有酬勞,所以就會請吃一頓「青臊(豐盛)」的,這就是割稻飯的由來。割稻飯在台南後壁的小店裡也有販售,昨日大遠百舉辦後壁農產展,市長賴清德也來參加,業者強調,所有割稻飯的材料「攏底加」。

崑濱伯說,以前農民間互相幫忙割稻,不會給酬勞,所以大家就是養雞的殺雞、養豬的殺豬,把最好的東西端出來,下午割稻完用扁擔把菜挑到田裡,大家坐在田裡用大碗公吃飯,這才是正港的「割稻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