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林舊橋走過百年 「照」見風華流轉

茶博館展示坪林舊橋的歷史照片。(記者翁聿煌攝)
〔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國道五號高速公路未通車前,坪林從日治時期就是台北宜蘭的重要中點站,其中跨越北勢溪的坪林橋(現稱舊橋),百年前還是條木棧橋,坪林茶業博物館正在舉行「任意門—坪林.茶.故事」特展,展出民間珍藏的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巡視坪林照片,再與茶博館前的舊橋現況比對,充滿懷古幽情和跨越時空的趣味性。
坪林茶博館長劉一儒說,茶博館希望能為坪林地區推展在地文化,此一特展蒐羅坪林的過往記憶,運用影像魅力,帶領觀眾穿越時空界限,以在地故事認識坪林的歷史演變,保留坪林珍貴記憶。
主辦單位特別從南天書局的珍藏史料書籍中,找出後藤新平巡視坪林的歷史照片,照片中後藤新平的轎隊人馬正緩緩通過坪林橋,當時的坪林橋還只是條木棧橋,背景環境與現今相較沒有太大改變,但現在房舍和道路景觀已經大幅現代化。
坪林舊橋於一九○八年動工興建,一九一一年完工啟用,原本的木橋於一九二四年遭洪水沖毀,日本派工程師蒲田佐來台修復,當時台灣物資缺乏,搭建橋墩的鋼筋水泥皆由日本船運來台,途經深坑、石碇,再用人力馬車載運翻過山頭,過程艱辛。
民國三十五年北宜公路通車後來往車輛頻繁,直到五十九年「坪林新橋」完工,舊橋才卸下重擔,八十五年「坪林拱橋」完工,舊橋夾在兩座大橋中,往往被人忽視,九十五年國五全線通車,坪林橋的重要性又逐漸恢復平常,遊客可從歷史照片與實景對照中,感受老、中、青三代坪林橋的歷史風華。

坪林舊橋現在已成為人行便橋。(記者翁聿煌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