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意願低 學生會長選舉頻流產
2007/10/11 06:00
〔記者申慧媛/台北報導〕愈來愈多大學生不願繳交學生會費,有的學校因此被迫選擇提高學生會費的金額,部分學生會則因參與率過低,連學生會會長都選不出來。
「大學法」中對大學生自治團體賦予法律定位,但各大學的學生會運作卻未必因此而更順利,今年六月政治大學選舉學生會自治會長,選了三次都因為投票率不足十五%,學生參與率過低,選不出學生會長,運作多年的政大學生會今年宣布暫停運作,政大今年只有學生議會代表,沒有學生會長。
海洋大學今年的學生會長找不到適當的人選,尚未選出;連五十年歷史的東吳大學學生會長選舉今年也亮紅燈,學生投票率過低,從上學期末選到本學期開學,十月才要進行最後一次投票。
相較於學生會長的難產,更嚴重的是學生會普遍收不到學生會費,台師大學生會前會長林少軒說,去年該校學生會費年收一百五十元,但僅三成學生繳納學生會費,在收入與支出不能平衡下,學生會決定今年調高學生會費至三百元。
東吳大學前會長趙健舜說,去年只有約四成的學生繳錢,會費收不到一百萬,推展活動經費拮据,運作困難,若情況持續惡化,學生自治團體一定生存不下去。
大部分人不繳會費,同學多表示能理解。坦承多年未繳學生會費的台大王同學認為,政府法令對大學學生會自治團體的收費規定矛盾不清,「能不必繳費就不會有人繳,誰會去當傻瓜呢?」這都是教育部的錯。
台北大學吳同學說,台北大學有一年選不出會長,許多學生繳了會費,一整年沒有學生會,卻沒有人退費給她,學校也不管,學生會的運作完全未受監督,財務也不透明,她不解學生為什麼還要繳會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