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換季 氣溫多變 幼兒須留心感染哮吼

2007/03/08 06:00

文/黃芳玲

哮吼主要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會厭軟骨下(聲門下方或聲帶處)的軟組織發炎、腫脹,造成嚴重呼吸道阻塞,而發出如狗吠般的咳嗽聲。

哮吼主要好發於3個月到5歲的兒童,1至2歲是最常見的年齡。常見於季節變換的早春、秋季和初冬。包括病毒感染性哮吼、痙攣性哮吼和細菌性哮吼,其中小兒以病毒感染性哮吼為多。

病毒感染性哮吼,又稱急性喉頭氣管炎,以副流行性感冒病毒第一、二、三型為主,此外還有呼吸道融合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腺病毒、黴漿菌以及德國麻疹病毒。

典型的哮吼症狀一開始並不明顯。初期會有1至2天的輕微咳嗽、流鼻水、鼻塞、高燒等類似感冒的症狀。隨著上呼吸道發炎而愈來愈窄縮,在12至48小時後,漸漸出現典型症狀:咳嗽加劇,咳嗽一陣後,會倒吸一口氣,發出如狗吠式很響亮的咳嗽聲。說話聲音變沙啞,或根本發不出聲音,也會出現流口水、吞嚥困難、呼吸困難的症狀。白天或晚上都可能發作,晚上情況較厲害,有時還會蔓延成氣管炎或支氣管炎。

通常年紀較大的患兒症狀較輕微,而嬰幼兒由於呼吸道管徑較小,症狀會較嚴重,甚至會出現肋間凹陷、呼吸窘迫、缺氧和發紺。當患兒在激動或哭鬧時,這些症狀就會更加明顯。

痙攣性哮吼,又稱急性痙攣性喉炎,也稱午夜哮吼或黃昏哮吼。常侵犯1至3歲的幼兒,通常由病毒引起,部份患兒則和過敏及心理因素有關。

大多在冬天的夜晚,病童於就寢時,呼吸尚好或只有輕微的咳嗽,但會突然醒來,出現狗吠的咳嗽聲、聲音沙啞、吸氣性的喘鳴聲。症狀可能連續3至4晚,有的會常常反覆發作。病童顯得焦慮、害怕及疲倦,但無發燒情形。每次發作於數小時內即消退,且只在晚間才發作,白天則恢復正常,或只有輕微的感冒症狀。給予安撫及冷噴霧治療,或在浴室中,讓熱水產生溫熱的霧氣使病童吸入亦會有助益。較嚴重的症狀,則須馬上就醫治療。

細菌性哮吼,又稱急性會厭炎(epiglottitis),較少見,但卻比病毒感染性哮吼病程進行得更快速、更危險。以b型嗜血桿菌、A群鏈球菌及肺炎球菌較常見,另外還有白喉桿菌;感染位置在會厭軟骨上方。

除了狗吠咳聲外,病人常會高燒、流汗、虛脫,出現頸部後仰的姿勢。喉頭可見會厭軟骨腫大,像一顆又紅又圓的草莓,需立即住院治療。嚴重者甚至需使用氣管插管或緊急切開術,以輔助呼吸。

臨床上診斷哮吼是經由聽診、病史加以確定。X光檢查可看出呼吸道狹窄及阻塞的程度。哮吼須與哮喘(氣喘)發作早期症狀,異物吸入、咽部膿腫、 血管神經性水腫、喉部腫瘤作鑑別診斷。

氣喘是一種過敏性疾病,是下呼吸道的細支氣管收縮,所以呼氣比吸氣困難;哮吼卻是由感染所引起,是上呼吸道的聲門下氣管腫脹,咽喉阻塞所引起的吸氣性鳴喘,因此吸氣比呼氣困難。

患兒需補充足夠的水份,吸入冷濕空氣,以減輕不適;藥物治療可降低黏膜組織的發炎與腫脹,及降低分泌物的黏稠度。大部分的病童在經過治療後,哮吼症狀在3、4天內皆可獲得改善。(本文作者為台中市慶明小兒科診所主治醫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