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第三期太空計畫今核定 下一個10年台灣要做出這3種衛星

蘇貞昌院長上任後簽的第一份公文,是核定第三期的「太空科技發展計畫」,接下來10年將發展「高解析度光學遙測衛星」、「超高解析度光學遙測衛星」與「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圖擷自蘇貞昌臉書)

蘇貞昌院長上任後簽的第一份公文,是核定第三期的「太空科技發展計畫」,接下來10年將發展「高解析度光學遙測衛星」、「超高解析度光學遙測衛星」與「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圖擷自蘇貞昌臉書)

2019/01/15 20:58

〔記者簡惠茹/台北報導〕台灣第二期太空計畫孕育出福衛五號,第三期太空計畫今天行政院核定通過,接下來10年將發展「高解析度光學遙測衛星」、「超高解析度光學遙測衛星」與「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前兩者解析度都將更優於福衛五號。

科技部表示,歷經多次國內外專家諮詢會議以及審查會議,行政院今天正式核定我國「第三期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本計畫由科技部負責執行,從2019年起到2028年止共10年,主要將發展高解析度光學遙測衛星、超高解析度光學衛星及合成孔徑雷達衛星,組成完整的衛星星系守護台灣,保障國人生命財產安全。

科技部表示,第三期太空科技長程發展計畫將以第一期與第二期計畫的成果為基礎,精進本土太空技術、挑戰尖端太空任務、擴散太空技術效益、培育新一代太空科技人才,除以尖端技術發展為核心,帶動台灣太空產業的發展外,並期兼顧國家安全、社會福祉等需求應用,為下一個10年太空科技發展開啟新頁。

對於接下來要發展的衛星,科技部指出,「高解析度光學遙測衛星」及「超高解析度光學遙測衛星」搭載遙測酬載及各種國內自製的不同科學酬載,兩者解析度都優於2017年發射之福衛五號的兩米解析度,這一系列衛星將搭配福衛五號,提供台灣每日多次再訪高解析度以及多元的衛星影像與資料,快速監測國土安全與環境變遷,滿足國土測繪與農林單位等應用需求。

科技部表示,「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則是搭載主動式雷達,由衛星上發射電磁波到地面,由於土壤、建築物、海水對電磁波有不同的吸收與反射,因此可以接收反射波並進行判讀,特色是可於夜間或有雲的天氣取像而不受天候影響,監測森林濫墾濫伐、地層下陷、地表變形,並於重大天災發生時提供即時影像,準確判定災害範圍,充分確保國土安全。

台灣「第一期太空科技長程發展計畫」從1991年起開始執行至2005年,建立太空科技基礎設施與培育太空科技人才,並完成福衛一號科學衛星、福衛二號遙測衛星及福衛三號氣象衛星任務;「第二期太空科技長程發展計畫」則於2004年執行至2018年,期間整合國內產學研資源,建立了我國太空科技研發能量,自主發展福衛五號遙測衛星與獵風者氣象衛星,並與美國合作共同發展福衛七號氣象衛星星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