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鬚鯨現身花蓮海域 13年來首次記錄
自2003年迄今,花蓮賞鯨團首次在4月26日於七星潭定置漁場附近,發現一隻難得一見的小鬚鯨,由於牠的停留時間較長,才讓海洋解說員有機會全程收錄到花蓮第一筆珍貴的小鬚鯨影像資料。(多羅滿賞鯨業者提供)
[記者王峻祺/花蓮報導]自2003年迄今,花蓮賞鯨團首次在4月26日於七星潭定置漁場附近,發現一隻難得一見的小鬚鯨,由於牠的停留時間較長,才讓海洋解說員有機會全程收錄到花蓮第一筆珍貴的小鬚鯨影像資料。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卉君說,花蓮若繼續保持友善海域環境,將會有更多珍貴的海洋生物現蹤。
賞鯨業者代表呂世明說,亞熱帶外海,任何季節都有不同鯨豚遨遊,但小鬚鯨習性害羞,常單獨行動或僅數隻結伴而行,不易被發現也鮮少被紀錄,以往僅聽聞漁民朋友返港轉述,花蓮外海域有鬚鯨出沒,但當賞鯨船出海後,因受限航行時間與範圍,要恰巧再碰到鬚鯨,實在不容易。
當天發現小鬚鯨的賞鯨船長說,小鬚鯨位置就在七星潭定置漁場旁,距離岸際只有200至300公尺,離岸相當近,依解說員進一步觀察紀錄後,研判當天現身的小鬚鯨長約6公尺,還在青少年階段。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卉君說,鬚鯨是相當害羞的鯨種,經常在海面上曇花一現,不易被人發現,若要全程紀錄到影像畫面實在難上加難,但因這隻小鬚鯨停留時間長,可以說是花蓮賞鯨自2003年以來,第一筆有影像確認的小鬚鯨記錄。
她強調,民眾在4、5月份天氣好出海,皆有機會能夠看見鯨豚,但前提是要船隻與海豚保持安全距離,並讓牠們感受到這是一片「友善海域」,才會願意游過來、接近船身,展現美麗身影。
張卉君指出,難得一見被記錄到的小鬚鯨,連續幾天都在同一海域附近徘徊,每2分鐘呼吸一次,雖暫時無法判斷此行為是否與身體出現異常有關,但將會持續觀察,並提醒民眾,動物改變原有習性,也有可能是發生「生態危機」的前兆。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表示,小鬚鯨是鬚鯨科中體態最小、數量最多的種類,外觀個體差異大,已發現3至4個亞種,因游速極快,有時會浮窺或做出躍身擊浪的動作,行蹤幾乎遍及全球、不連續分布,夏季通常在高緯度地區覓食,冬季則集中在低緯度海域。
自2003年迄今,花蓮賞鯨團首次在4月26日於七星潭定置漁場附近,發現一隻難得一見的小鬚鯨,由於牠的停留時間較長,才讓海洋解說員有機會全程收錄到花蓮第一筆珍貴的小鬚鯨影像資料。(多羅滿賞鯨業者提供)
全球鯨魚可分成齒鯨和鬚鯨兩大類,齒鯨頭頂上只有一個氣孔,而鬚鯨則有兩個,相當特別。(多羅滿賞鯨業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