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北六張犁聚落修復 啟動「最後一塊拼圖」

竹北六家民俗公園的六張犁聚落,唯一尚未修復的忠孝堂。(記者廖雪茹攝)
〔記者廖雪茹/竹北報導〕新竹縣竹北市位在高鐵特區的六張犁聚落,為林氏單姓聚落,13年前徵收為交大客家文化學院,六棟宗祠、老屋並劃定為六家民俗公園,其中唯一尚未修復的忠孝堂,今天開工啟動聚落修復的最後一塊拼圖,未來將作為客家文化展覽實驗館。
縣府文化局表示,登錄為新竹縣歷史建築的忠孝堂,1910年建造,為六張犁聚落內保留的典型客家傳統民居,右護龍為豢養牲畜的場所;在過去,因原屋主林礽極主事林家祭祖儀式,又負責管理義民爺的祭祀,一年主事的祭典多達10多個,每年義民祭典都在此宰殺林家所用的神豬。
今天下午的修復及再利用工程開工典禮,由縣長邱鏡淳帶領,與客委會副主委范佐銘、交大主秘裘性天、客家學院院長張維安,以及地方鄉親、工程團隊參與,祈求工程圓滿順利。
屋主代表林保森與前新竹縣長林光華,說明林家在竹北六家的墾拓歷史。林保森說,他家13個兄弟姐妹,從小都在這裡長大,他離鄉到中國經營農場30年,一直想要重建老家,萬萬沒想到,已經由客委會、縣府及交大合力推動;他準備逐步將家庭和事業重心遷回台灣,落葉歸根,希望為家鄉貢獻一己之力。
林保森並透露,清乾隆所賜平定林爽文之亂的「褒忠」聖旨,正由他收藏,未來計畫保存在林家紀念館;他還說,他和邱縣長是高中同班同學,邱就坐在他前面,當時邱「老實得不得了」,現在當縣長並協助修復老家,他很感謝。
文化資產科表示,竹北六張犁聚落因高鐵特區計畫而保存下來,聚落內有林家祠、問禮堂、大夫第和忠孝堂等6棟古蹟與歷史建築,分屬交大與縣府,近年來在客委會的支持下陸續修復及活化,忠孝堂是最後一棟待修的建築。此工程總經費2246萬元,除客委會補助,交大自籌359萬元,工期365個日曆天,預計明年2月完成。
忠孝堂未來將作為客家文化展覽實驗館,提供客家學院師生以實驗性的手法如光雕投影、公共藝術等,展現客家文化。

新竹縣竹北市因高鐵特區計畫而保存下來的六張犁聚落,其中的忠孝堂修復及再利用工程,今天開工。(記者廖雪茹攝)

竹北六家民俗公園的六張犁聚落,唯一尚未修復的忠孝堂,今天開工啟動聚落修復的最後一塊拼圖,未來將作為客家文化展覽實驗館。(記者廖雪茹攝)

竹北六家民俗公園的六張犁聚落,唯一尚未修復的忠孝堂。(記者廖雪茹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