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or同情心? 3分鐘短片讓你搞懂

同情心會促使彼此失去連結。(圖片擷取自YouTube)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八仙樂園塵爆事件引發國際關注,許多網友開始針對此事件討論起「銅鋰鋅」(同理心)的問題。過去網路上就有一段短片,詳細講出了「同理心」與「同情心」的不同之處,裡頭講到,所謂的同理心是「感受他人的處境」,而同情心則是單方面的安慰,試圖給出一線希望,卻無法讓對方感受到彼此的「連結性」。
這段約3分鐘的影片中說到,「同裡心能夠激發連結,但同情心卻促使失去連結」。國外一名護理學家泰瑞莎(Teresa Wiseman)曾針對同理心進行許多研究,並提出了同理心的四種特性,包括接受、認同他人觀點;不多加評論;看出他人的情緒;接著與那人交流。
同理心必須用自己心中脆弱的一塊作連結,讓對方瞭解「我知道這是什麼感受,你並不孤單」;而同情心則是會試圖給出「一線希望」,就好比當有人婚姻破碎了,同情心這時就會站出來說:「至少,你有過一段婚姻。」
影片中最後提到,多餘的回應往往不會讓事情好轉,然而,讓對方感受到你理解、願意傾聽,讓他知道「即使你不知道該說什麼,但你很高興他願意將心事告訴你」,才會讓彼此產生連結,讓對方的心情好轉。
相關連結請見:
同理心 & 同情心(中譯版)

同裡心能為彼此建立連結。(圖片擷取自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