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清大研究腦連結體 獲刊《當代生物學》雜誌

清華大學腦科學中心與東海大學應用物理系,以及美國印第安那大學與美國聖地牙哥Kavli腦與心智研究院所組成的跨領域國際研究團隊,以果蠅為模式生物,採用「連結體」這個新的腦科學研究典範,對果蠅大腦進行整體性研究,對腦內資訊流動課題提出初步的解答,發表於頂尖期刊《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當中。(圖取自當代生物官方網站)

清華大學腦科學中心與東海大學應用物理系,以及美國印第安那大學與美國聖地牙哥Kavli腦與心智研究院所組成的跨領域國際研究團隊,以果蠅為模式生物,採用「連結體」這個新的腦科學研究典範,對果蠅大腦進行整體性研究,對腦內資訊流動課題提出初步的解答,發表於頂尖期刊《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當中。(圖取自當代生物官方網站)

2015/04/24 12:35

〔記者蔡彰盛/竹市報導〕清華大學腦科學中心與東海大學應用物理系,以及美國印第安那大學與美國聖地牙哥Kavli腦與心智研究院所組成的跨領域國際研究團隊,以果蠅為模式生物,採用「連結體」這個新的腦科學研究典範,對果蠅大腦進行整體性研究,對腦內資訊流動課題提出初步的解答,發表於頂尖期刊《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當中。

去年美國總統歐巴馬宣布開始推動「BRAIN Initiative」的全國性計畫,歐盟也啟動了「Human Brain Project」。在這一波以「連結體」為核心概念的腦科學研究浪潮中,台灣已經搶得先機,並且扮演關鍵性的角色。

清大表示,「連結體」的概念,最早由印第安那大學的Olaf Sporns所提出,主張研究大腦應該效法上個世紀末的「基因體計畫」,先測繪出整個大腦各區域的整體連結圖譜後,再進行各別功能迴路的細部研究,才有可能完整理解大腦的結構與功能。

2011年中央研究院院士、清大講座教授江安世領軍的清大腦科學中心,與國家實驗研究院的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合作,發表了果蠅大腦神經元影像資料庫flycircuit,為全世界第一個細胞尺度的大腦連結體,《紐約時報》曾大幅報導此一重大成就,視為連結體時代的第一個里程碑。

專長為理論物理與計算生物學的東海大學應用物理系教授施奇廷,加入團隊後讓果蠅連結體研究進入了系統化、定量化的層次。

施奇廷引入數理科學以及數據分析的跨領域研究方法,仔細梳理了實驗團隊所累積的龐雜影像資料,建構簡潔的果蠅標準大腦網路模型。

施奇廷接著與Olaf Sporns教授合作,以複雜網路理論分析大腦網路,發現果蠅大腦網路可分為五個功能群組,分別掌管各種感官信號的輸入與整合;此外,果蠅大腦具有「小世界網路」的特性,以保持大腦內部訊號的高效率傳輸。

研究團隊提出外界訊號進入果蠅大腦後的資訊流動模型,解析嗅覺、聽覺、視覺等刺激訊號,從感官輸入到運動輸出之資訊流通路徑,在理解「大腦如何運作」這個重大課題跨出了一大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