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業怨 中輸台增4倍 台輸中剩1/3

中鋼營業管理處長韓義忠抱怨,兩岸簽訂ECFA後,中國維持鋼鐵3到8%的進口關稅,造成近年中國鋼鐵銷台灣成長4倍,但台灣銷中萎縮剩3分之1。(彭博資料照)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昨貨貿公聽會中,石化、鋼鐵、工具機及橡膠業者多表達支持意見。但中鋼營業管理處長韓義忠抱怨,兩岸簽訂ECFA後,中國維持鋼鐵三到八%的進口關稅,造成近年中國鋼鐵銷台灣成長四倍,但台灣銷中萎縮剩三分之一,希望能趕快簽署貨貿降稅,且中國要公平、對等的降為零關稅。
石化公會理事長陳寶郎說,中國與日、韓、東協都簽訂FTA,但台灣石化產品銷中還要六.五%關稅,ECFA早收清單開放,對我國石化業效果已是「微乎其微」;目前台灣石化產品有六成銷往中國,在主要競爭對手對中國享有零關稅優勢下,應快簽貨貿「把市場搶回來」。
代表工具機產業的台灣機械公會副理事長陳士端表示,台灣工具機大部分外銷中國,高單價工具機一台動輒千萬元,目前九.七%的關稅就高達一百多萬元;工具機業者希望能有更多品項免關稅,或至少降到三或五%,才能保留台灣工具機競爭力。
韓義忠則強調,國內鋼鐵業「不怕競爭,只怕不公平競爭」;加入WTO後,我國鋼鐵進口關稅就降到零,但中國還維持三到八%,造成台灣一直受中國低價傾銷影響;希望能趕快簽署貨貿降稅,且中國應「公平、對等的降為零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