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天

臺北市 17-19 ℃

杜絕黑心油 不光靠檢驗證明/學者︰關鍵在源頭把關與重罰

陳景川表示,餿水油精緻處理後,檢驗仍會符合食品安全衛生法規,但檢驗沒問題不代表沒有風險。(記者邱芷柔攝)

陳景川表示,餿水油精緻處理後,檢驗仍會符合食品安全衛生法規,但檢驗沒問題不代表沒有風險。(記者邱芷柔攝)

2014/09/14 06:00

〔記者邱芷柔/屏東報導〕全統香豬油檢驗結果日前出爐,酸價、總極性物質、苯駢芘等項目均為「未檢出」或「在正常範圍內」。屏東美和科技大學食品營養系教授陳景川表示,餿水油經過精緻處理後,檢驗時仍會符合食品安全衛生法規,但檢驗沒問題不代表沒有風險。

檢驗沒問題不代表沒風險

陳景川說,「檢驗」絕對不是杜絕黑心油品流竄的方法,油品經過精煉、化學變化後,透過檢驗一項一項追查,不僅耗時耗力,更可能忙到頭來一場空。

食品安全的關鍵在源頭把關與加重罰責,包括查核生產環境、加強對上游的把關等,絕對不是靠一張「檢驗合格證明」就能安心。

陳景川強調,食安風暴不斷,但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預設所有廠商都使用餿水油,然後要求業者驗遍所有項目,消費者應該理性面對食安問題,督促政府從源頭管理做起。

陳景川說,台灣的檢測標準與技術都相當成熟,但餿水油經脫酸、脫色及脫臭等精緻過程,仍會符合國內的衛生法規,即使原料含有皮革油或部分重金屬也可能會檢驗不出來,換句話說,驗不出來不代表沒問題、沒有風險。

源頭不合法 就是不能吃

陳景川說,精煉的目的在於讓油品更穩定、能食用,所以只要確認酸價、過氧化物、重金屬等合標準,這些油品就沒有立即性的危險,因此有了「不合格」的油進行檢測後變成「合格」的現象,雖然吃進肚子裡不會有立即危險,但源頭不合法,就是不該吃也不能吃!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impression
焦點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