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田洋二:四國圍堵中國 台灣很重要

日本海上自衛隊前艦隊司令官香田洋二。(記者王藝菘攝)
〔記者曾韋禎/台北報導〕中國近年來在亞太地區擴張,日本擬結合美國、澳洲、印度進行合作,被外界解讀發起「四國圍堵」戰略。日本海上自衛隊前艦隊司令官香田洋二昨指出,在這圍堵戰略裡,台灣剛好位於南海與東海間最關鍵的接觸點,也是中國解放軍最大的障礙點。因此,美、日等國必須考慮台灣的重要性,提出有效的政策與戰略。
歐巴馬「重返亞洲」 喊假的
世界台灣人大會與台灣國家聯盟昨舉辦海內外台灣國是會議。香田洋二在演講中指出,中國國力在一九九○年代加強後,採取高壓的對外拓展,雖然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為此高喊「重返亞洲」,但完全缺乏執行該政策的意志。
對於美國國防部在今年初發表國家防衛戰略,首度將中國列為挑戰美國霸權的最大威脅,香田洋二認為,這明顯讓川普政權不同於歐巴馬。
他分析,中國的一帶一路不僅望向中亞與印度洋,而是想納入全世界。不過,他認為中國在地緣政治上有致命弱點,整個被封閉的海洋所包圍,讓中國海軍難以自由進出,不可能進行遠洋作戰。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提出的美日印澳四國圍堵戰略,台灣剛好位於南海與東海間最關鍵的接觸點,就是解放軍最大的障礙點。中國若想突破,不是攻擊日本西南諸島,就是併吞台灣。中國若想在這兩個海域作戰,台灣將與美國或日本合作,因此美、日都有必要在討論四國圍堵戰略時,考慮台灣的重要性,提出有效的政策與戰略。
但香田洋二認為,台灣在裡面的角色與政策不應被公開,這對台灣而言未必是舒適的,絕非看輕台灣,而是阻止中國入侵台灣的最好戰略基礎。
習近平稱帝 董立文:全球驚醒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董立文指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上台後,亞洲陷入四海動盪,包括黃海、東海、台海與南海;北韓發展核武表面上是針對美國,其實隱含中國崛起非但不能成為北韓安全的保證,反而成為其威脅,而須發展核武拉遠與中國的距離。南韓為了安全而部署薩德系統,卻遭中國用高壓的方式責難。
他分析,中國始終未將日本視為平等的對手,而是美國的附庸,更是中、日難以緩和的主因。中國近來更是大舉介入印度洋事務,不惜對印度重新開啟陸地爭端。但對於美國,中國施以笑臉外交,試圖麻痺美國,要美國接受中國改變現狀。不過,習近平取消任期制後,會讓全世界大夢初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