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氣候峰會 五大要點
2015/12/13 06:00
●金援
已開發國家2009年曾承諾,到2020年,公、私部門每年提供開發中國家1千億美元(約台幣3兆3千億元)補助,幫助他們限制溫室氣體排放,及協助適應洪水、熱浪和海平面上升等天然災難。援助金額己列為法律文字,也是本屆峰會最大的爭議點所在。峰會決議,已開發國家承諾從2025年起,將就需求和開發中國家的優先順序,設定新的金援額度,目標是從1千億美元起跳。
●長期目標(限制溫度上升幅度)
將全球平均氣溫上升的幅度維持在前工業化時期的攝氏2度以下水準,並追求將上升溫度限制在攝氏1.5度以下水準。全球氣候目前已上升大約攝氏1度,若將標準訂在2度,像馬紹爾群島共和國這樣的島國就有生存危機。
●長期目標(限制溫室氣體排放)
各國承諾將儘快達成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峰值的協定,但也同意,開發中國家需要更久時間來達到排放峰值。在考量公平、永續發展,和消除貧窮等條件下,各國希望本世紀後半葉減低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能與各種人為排放量達到平衡。由於中國、印度等開發中國家仍高度依賴煤炭,本次會議並未通過條文,禁止各國2050年後繼續使用化石燃料。
●損失與傷害
各國於13年設定一套機制,處理因氣候變遷造成的損失與傷害,但目前的作為有限。本次峰會草案的最終版將處理這個議題,在美國要求下,草案將不會以「義務和賠償」的基礎來處理。
●加速各國承諾
在巴黎氣候峰會前,各國承諾在2020年前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但這樣的承諾太脆弱,根本不足以達到限制升溫攝氏2度的目標。本次峰會訂出新的時程表,將2023年訂為「第一個盤檢點」,檢視各國縮減溫室氣體排放的成果。
文:編譯李信漢
資料來源:綜合外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