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被融入大灣區 港慢性死亡

參與香港七一大遊行的民眾手持雨傘,與鎮暴警察對峙。(美聯社)

參與香港七一大遊行的民眾手持雨傘,與鎮暴警察對峙。(美聯社)

2019/07/02 05:30

〔編譯孫宇青、茅毅/綜合報導〕香港「反送中」風波逾月未止,北京當局是否繼續倚重香港,以及香港是否保得住法治和言論自由,持續受到關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分析,中國在國際間聲譽不佳,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短期內難以取代,但隨著香港逐漸「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圈,這座自由的城市無異於「慢性死亡」。

報導引述世界銀行資料指出,香港佔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已從九七年的二十%下滑至如今的三%,但上海或深圳等中國城市迄今未能取代香港,因香港在金融服務等領域仍遙遙領先。例如,香港分別在二○一四和一六年,協助上海及深圳股市與國際接軌,允許海外投資者透過香港證券交易所,在中國市場買賣股票,協助開放中國市場。再者,香港也是中企尋找新投資資金地點。

香港大學金融學者陳志武舉例,中國電商龍頭阿里巴巴一四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時,曾創下史上最大規模的首次公開募股(IPO)紀錄,近期則傳出準備在香港、而非上海或深圳二次上市,「理由不言而喻」。進一步而言,中國目前在國際上聲譽不佳,包括被指違反國際貿易規則、盜竊知識產權等,均限制外企直接進入中國市場的意願,因此香港短期內仍會是中國與國際市場的「中間人」。

然而,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高級研究員陸克(Philippe Le Corre),對香港長期願景抱持悲觀態度,指隨著北京積極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計畫,將香港、澳門與廣東省重點城市融合成大經濟圈,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將被「沖淡」。尤有甚者,大灣區各城市將興築連通橋梁、道路,北京將可強行同化及控制,這對香港來說無非是「慢性死亡」。

中國民眾對「反送中」抗爭嗤之以鼻

中國方面,香港《南華早報》一日報導,許多中國民眾對港人「反送中」抗爭嗤之以鼻,甚至曾在西方國家接受教育的專業人士,也認為抗爭者對重視個人權益更甚於經濟繁榮的作法,乃是不智之舉。曾在美國知名大學就讀的Cecilia Zhang已在香港金融業工作四年,她不懂為何不斷有港人走上街頭,甚至認為這些示威者應該回家。她說,發生這些抗爭後,香港今年的經濟會很慘,「示威者幹嘛做些對自己沒好處的事情?能從中得到什麼?」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