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監控技術 走向國際市場
中國本月初登場的全國高等院校入學考試,大舉監控考生狀況。圖為陝西省各考場的監視畫面。(路透檔案照)
〔編譯周虹汶/綜合報導〕近年在自家土地推動的一連串監控計畫,已不能滿足中國政府!高舉「網路主權」旗幟,及透過本地研發的人臉辨識技術和監視攝影機,中國正把監控技術伸向海外。「人權觀察」組織因此疾呼,全球民眾的自由已受到嚴重威脅,外國政府應採取強硬、有計畫的行動。
中國政府「金盾工程」、「平安城市」、「天網工程」、「雪亮工程」、「智慧公安」等各地治安防控體系,皆運用人臉辨識技術,因此中國百姓早對「刷臉」司空見慣。不同於指紋辨識只能近距離操作,它可經由監視攝影機捕捉行經者臉孔,再從每個人面部抓取逾八十個節點,來建構獨一無二的臉部專屬印記,一旦鍵入資料庫,當事人身分即無所遁形。
根據《南華早報》報導,總部設於英國的市場調查機構「TechNavio」估計,臉部辨識技術行情持續看漲,前年在全球估有廿三億美元(約台幣七○四億元)市場,二○二一年則預計上看六十五億美元(約台幣一九八八億元)。大力發展此工具的中國公司,因此積極把觸角伸往海外。以馬來西亞皇家警察為例,其旗下輔助警隊成員身上配戴的攝影鏡頭及所用人臉辨識技術,可快速比對出警方資料庫有無鏡頭前當事人資料,即來自中國依圖公司。還有中國雲從科技,三月也與辛巴威政府簽訂戰略合作計畫。
至於中國開發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寶」、修圖人士力讚「美圖」、共乘系統「滴滴出行」、電腦製造商「聯想集團」、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小米科技」、中國招商銀行以及中信銀行等公司開發的應用程式,則應用了精於辨識人臉的中國曠視科技技術;掌管中國逾十三億人口臉部掃描資料庫的中國公安部,也使用該公司系統。
人權組織籲國際抵制
除了發展人臉辨識技術,居家監視攝影機市場也由深圳慧眼視訊及小米旗下「小蟻」等中國產品搶盡鋒頭,它們的網路售價僅約美國類似規格商品的一至三成。不過,「美國之音」引述受到價格吸引的用戶的評論指出,依據使用說明,得先下載手機應用程式才能啟用攝影機;但該程式卻取用該支手機的瀏覽紀錄、通訊紀錄、聯絡人及使用中的應用程式等隱私資料,更能更改手機系統設定,以及未經許可地上傳、下載資料,權限之高令人狐疑,已讓部分消費者視之為中國政府爪牙,而紛紛退避三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