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伊拉克戰爭十週年 兩國仍在戰後症候群

美伊戰爭十週年,2011年美軍撤出伊拉克前,至少已有4000名美軍客死異鄉,今天家屬紛紛到往者墓前悼念。(法新社)

美伊戰爭十週年,2011年美軍撤出伊拉克前,至少已有4000名美軍客死異鄉,今天家屬紛紛到往者墓前悼念。(法新社)

2013/03/20 14:31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天空劃過6枚飛彈,美伊戰爭正式開打,不到一個月的戰爭造成近20萬人死亡,200萬伊拉克人逃離家園,美軍也有4000人陣亡於巴格達。今天美伊戰爭十週年,但兩國人民仍在未十年前的戰爭付出代價,美國在伊拉克重建事務上的花費越來越高;而伊拉克在過去10年內多了60%的畸形兒,也因為新政局動盪不安,就在滿10週年前,連續的爆炸案再度奪走了50多人的生命,160多人受傷。

十年前的今天,美國布希政府以伊拉克製造「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為由,忽略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與英國聯手出兵攻打伊拉克。不到一個月的攻打,伊拉克受不了轟炸,美軍進入巴格達,開始尋找「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美國在2006年以反人類罪處死海珊(Saddam Hussein),然花了7年的時間找尋「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仍是一無所獲,直到2011年12月18日美軍才全部撤出伊拉克,美伊戰爭終於落幕,但也因為沒有找到武器而備受爭議。

美軍認為這是以「勝利」結束了戰爭,然在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紀錄片透露,一名伊拉克的間諜受到美國指使,謊稱親眼見到伊拉克在製造「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使得半數美國人認為,美伊戰爭是以「謊言」為基礎而發動的錯誤。

再者,戰爭重創伊拉克後,美國因為軍事成本、重建事務以及退休軍人福利的支出,已經花費了2.3兆美元,預估在40年過後,開銷將會高達6兆美元。

而對伊拉克而言,自從美伊戰爭開打後,大小衝突不斷,每年都有4000至5000人死亡,使得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人身安全、民生物資和醫療健康對他們而言,都是奢侈。

十年來,過去遭到美軍白磷彈攻擊的地區人民因暴露於炮彈和子彈等金屬環境,使得新生兒患有先天疾病、夭折、畸形以及流產的機率大增,在如今的生活條件與醫療條件下,這些孩童的未來令人堪憂。

儘管海珊政權垮台後,通過了新憲法,首屆民族團結政府終於正式成立,且美國完成撤軍,但根據新華網的報導,美軍打破了中東地區的政治平衡,使得伊斯蘭各教派開始以武力衝突爭取主權,激進組織也眼看有機可趁,惡化了當地的安全。

就在美伊戰爭將滿十週年之際,伊拉克接連的爆炸聲又造成了50多人死亡。多重條件不利的情況下,伊拉克的重建進度不如預期,美國安全情報智庫所發表的報告甚至表示,伊拉克陷入了比海珊時期更嚴重的混亂。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

熱門推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