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美元懸賞破譯5300年古文字 印度河文明之謎待破解

大多數印度河文字由約五個符號或記號組成。(圖擷取自維基百科)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印度泰米爾納德邦(Tamil Nadu)政府1月29日宣布設立100萬美元(約新台幣3280萬元)獎金,徵求全球能破解印度河文字(Indus script)的學者。這套源自5300至3300年前青銅時代的古老符號系統,被學界視為解開南亞最早城市文明奧秘的關鍵密碼,近百年來尚未有權威解讀方案獲得認證。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最新專題報導,該文字系統自1920年代在印度河流域考古遺址出土後,至今已發現約4000件刻有符號的陶器、石製印章等文物。每件文物平均僅刻有5個符號,缺乏長篇文本成為破譯最大障礙。華盛頓大學電腦科學教授拉奧(Rajesh PN Rao)指出,多數自稱破譯者的民間研究者,往往忽略符號主要出現於貿易用石製印章的考古脈絡。
印度河文明又稱哈拉帕文明(Harappan civilisation),全盛時期範圍涵蓋今巴基斯坦全境、印度西北部及阿富汗東北部。該文明以規劃完善的城市排水系統與標準化磚造建築聞名,卻在西元前1900年左右突然衰亡,未留下任何戰爭或饑荒證據。學界推測,文字系統可能記載著該文明的語言結構、社會組織與信仰體系等關鍵資訊。
泰米爾納德邦首席部長MK·史達林(MK Stalin)在聲明中強調:「這項獎勵旨在激發全球學術界對南亞文明起源的研究熱情。」
該決策源於最新研究發現印度河符號與南印度古陶文存在相似性,可能暗示跨越千年的文化連結。目前主流學說分為三大派:部分學者認為符號與早期婆羅米文字(Brahmi script)相關,另有研究指向德拉威語系(Dravidian languages)起源,也有理論主張其屬宗教儀式專用符號。
這項懸賞公布後,印度考古調查局已啟動跨國合作計畫,預計2026年將首次公開未解密的378個符號原始高精度影像。這場橫跨考古學、語言學與電腦科學的解碼競賽,或許將改寫我們對文明起源的認知。

世紀之謎待解,百萬美元懸賞印度河古文字破譯者。(圖擷取自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