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特靠父拜登名號歛財又獲特赦 特檢怒轟「吸毒不能當擋箭牌」
美國總統拜登(左)去年12月1日簽署行政赦免令,特赦54歲次子杭特(右)已被定罪的犯行及其他不法行為,也是美國史上總統特赦兒子的首例。(法新社)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美國司法部特別檢察官威斯(David Weiss)13日發布針對拜登總統之子杭特(Hunter Biden)逃稅案的最終調查報告,直指杭特濫用「拜登」姓氏與政商人脈牟取暴利,卻故意逃漏鉅額稅金,且其吸毒成癮史無法作為不繳稅的合理辯解。
福斯新聞網(Fox News)報導,根據威斯的報告,杭特從2016年至2020年間共獲得超過700萬美元(約新台幣2.31億元)收入,包括在烏克蘭天然氣公司「布里斯瑪」(Burisma)擔任董事、與中國企業合資等業務。威斯強調:「身為受過高等教育的律師與企業家,他卻刻意選擇在四年內逃稅至少140萬美元(約新台幣4620萬元)。」
報告揭露,杭特以極少的工作量換取高額報酬,卻將這筆收入揮霍在奢華生活上,而非履行納稅義務。即使有能力支付,他仍故意拖延2016至2019年的稅款。威斯特別指出,杭特在2020年2月提交的2018年度報稅資料中蓄意低報收入,當時他已戒毒八個月,證明吸毒並非其逃稅的合理藉口。
現年54歲的杭特去年面臨兩起聯邦重罪案件。他在6月因吸毒期間非法持有槍枝罪名成立,9月又對三項重罪及六項輕罪逃稅指控認罪。儘管這些逃稅指控最高可判處17年徒刑,但總統拜登已在去年12月特赦了兒子,免除了原定12月16日的判決。這項特赦令涵蓋杭特過去十年內所有已犯或可能犯下的聯邦罪行。
威斯在報告中也嚴厲批評總統拜登。他指出,儘管過去也有總統赦免親屬的先例,但拜登指控檢方「選擇性起訴」的說法毫無根據,反而損害司法體系公信力。威斯直指,「政治人物若因不滿案件結果就抨擊檢察官帶有政治動機,將削弱民眾對刑事司法的信心。
美國司法部於13日晚間將威斯的最終報告送交國會,正式為這項長達數年的總統之子調查劃下句點。
☆少一份毒品就多一份健康,自由時報提醒您遠離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