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協助培訓肯亞國營媒體記者 被酸「別有居心」
肯亞總統魯托(William Ruto)9月3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歐新社)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美國之音》(VOA)16日報導,中國駐肯亞大使館已開始培訓《肯亞廣播公司》(KBC)記者,目的是促進新聞業的專業和誠信。然而,此舉被認為諷刺性十足,因為中國今年的媒體自由度排名幾乎墊底。再者,中國也經常利用類似手段,企圖促成外媒對中國做出正面報導。
據報導,肯亞廣播公司的新聞主播兼記者奧科(Allan Aoko)最近和約70名記者和編輯一同參加中國大使館主辦的媒體培訓班,課程涉及一系列新聞話題。他受訪表示:「對我來說,身為一名使用人工智慧工具傳播新聞的記者,了解我們應該使用什麼樣的人工智慧工具至關重要,了解細節對我來說非常重要。」
中國駐肯亞大使館公使級參贊張執中在培訓班開幕式上發表演說,談到新聞工作在國家中的重要角色,「新聞記者是媒體的核心,也是媒體成功匯聚訊息、塑造觀念、引領一個國家或民族走向正確方向的關鍵因素」。
然而,獨立記者權益組織指出,中國利用這種合作關係,包括透過招待會、金錢贊助和職業發展機會等,來培養更好的媒體關係,試圖促成對中國做出更正面的報導。中國也邀請外媒前往新疆,試圖對披露其在該地區大規模拘押和虐待維吾爾人的調查報導進行反擊,但這些記者的行程受到嚴密控制。
中國是世界上關押記者最多的國家,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新聞審查最嚴格的國家之一,綜合運用審查、監視和法律威脅等手段來阻止言論自由。2024年,中國的新聞自由指數在180個國家中僅排名第172位。
媒體監督組織「無國界記者」負責編製新聞自由指數的別拉科夫斯卡(Aleksandra Bielakowska)指出,北京正全面打壓國內的獨立聲音,當中包括獨立記者。在過去10年,中國的獨立新聞仍有一些空間,但調查記者幾乎絕跡。
對於外界質疑,肯亞廣播公司總編輯馬伊納(Simon Maina)表示,由於資源有限,接受中國幫助可能是不可避免的,但他也強調,他們的編輯決策並不受中國影響。
國際新聞工作者聯合會2021年的報告指出,中國政府的戰略目標是針對非洲等開發中國家記者,因為中國政府在這些國家擁有深厚的經濟利益。
不過,肯亞外交政策教授納米丹巴(Naoh Midamba)表示,即使中國政府在非洲做出努力和投資,但由於與中國存在語言障礙,非洲大陸的大眾媒體仍與西方保持一致,「中國人的訊息還沒有滲透到街頭巷尾、農村地區和非洲人口最多的地方,因為非洲人到現在還不懂中文」。
2024年是肯亞與中國建交61週年。過去幾十年來,中肯關係取得長足發展,經濟聯繫和戰略合作不斷加強。中國是肯亞最大的貿易夥伴,但兩國貿易存在不平衡。有經濟學家批評,肯亞參與中國的「一帶一路」計畫,使這個國家陷入債務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