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證據指向動物起源! 科學家:COVID疫情源於武漢華南市場
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一直被視為武漢肺炎疫情的爆發源頭之一。(美聯社資料照)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的起源一直備受全球關注。近日,一個由美國與法國科學家組成的團隊,分析了2020年1月從中國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採集的數百個樣本,並得出結論:COVID病毒「毫無疑問」源自市場中受感染的動物,而非實驗室洩漏。該研究發表於《細胞》(Cell)期刊。
研究團隊透過分析數百萬個DNA與RNA短片段,確認了2020年1月華南市場內的動物和病毒種類。結果顯示,COVID病毒的遺傳密碼與易感動物在同一地點被同時檢測到,且樣本多集中於市場的特定區域。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French National Centr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的德巴爾教授(Florence Débarre)指出:「我們在環境樣本中發現了這些動物的DNA與RNA殘留,部分殘留物來自發現COVID病毒的攤位。」
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的安德森教授(Kristian Andersen)也表示:「從各項證據看,我們發現了一個相當一致的故事。即使在單一攤位層面,市場作為這場疫情的起源地,可能性極高。」
研究顯示,貉是樣本中最常見的動物之一,且已證實貉可感染並傳播COVID病毒。其他潛在疫情源頭的動物包括與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相關的果子狸、竹鼠和馬來豪豬。儘管目前尚無實驗證實這些動物能傳播武肺病毒,但這項研究支持市場是疫情起源地的觀點。
研究團隊還對市場中發現的病毒樣本進行基因分析,並與疫情初期患者樣本比對。透過觀察病毒樣本中不同突變的多樣性,研究發現,COVID病毒可能在市場內發生了不止一次的跨物種傳播事件,可能多達兩次。這進一步鞏固了市場作為疫情發源地的說法,而非僅是「超級傳播」的場地。
此外,科學家們還利用這些突變構建了病毒的家族樹,追溯其起源。安德森教授表示:「若估計疫情爆發的最可能時間與市場內疫情的發生時間,這兩者重疊,時間點一致。」
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的沃羅貝教授(Michael Worobey)則指出:「市場中的病毒序列並非進化樹中的小分支,而是涵蓋了所有分支,這與疫情源自市場的說法一致。」他進一步表示,早期病例與市場的聯繫等其他證據,也支持疫情的動物起源觀點。他強調:「這已經是毋庸置疑的事實。」對於其他解釋,他認為需要「非常不尋常且荒謬的場景」。
儘管如此,實驗室洩漏理論仍有支持者,該理論認為病毒來自武漢病毒研究所,而非野生動物傳播。該研究所距離華南市場約40分鐘車程。2023年6月,美國情報機構評估顯示,實驗室洩漏與動物起源皆具可能性。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和四個情報機構支持動物起源說,而聯邦調查局(FBI)與美國能源部則認為實驗室事故的可能性更大。
不過,由於疫情初期市場內的動物已被銷毀,科學家可能錯失了取得決定性證據的機會。香港大學的休斯教授(Alice Hughes)表示,若未能直接從市場動物採樣,確定性無法進一步提高。
劍橋大學傳染病研究所聯合主任伍德教授(James Wood)稱,這項研究提供了「非常有力的證據」,指向疫情起源於市場內的野生動物攤位,但由於樣本是在市場關閉後才採集,疫情實際可能在幾週前已開始。他並警告,活體野生動物交易仍未受到有效控制,未來恐再引發疫情風險。
據調查,貉(raccoon dog)可能是疾病傳播到人類的「中間宿主」。貉示意圖。(歐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