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可能曾有行星環!「地球環」帶來冰河期及隕石雨混亂
最新研究發現,地球可能也曾經擁有自己的環系統,這個環系統為地球帶來寒冷及隕石雨等混亂。(藝術想像圖)
黃其豪/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太陽系中有多個行星擁有行星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圍繞著土星的土星環,最新研究發現,地球可能也曾經擁有自己的環系統,這個環系統為地球帶來寒冷及隕石雨等混亂。
澳洲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研究團隊16日在《地球與行星科學快報》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最新研究,推測地球可能在4.66億年前擁有一個巨大的地球環,當時地球正處於奧陶紀時期,一個路過的巨大小行星被地球捕獲,在超過「洛希極限」(Roche limit)後,被地球潮汐力撕成碎片並形成一個環,這個地球環碎片在幾千萬年內傾瀉到地球上。
主要作者、澳洲蒙納許大學行星科學教授湯姆金斯(Andy Tomkins)表示,奧陶紀時期,地球上的撞擊坑似乎增加,研究團隊研究21個奧陶紀小行星撞擊坑的位置圖,結果顯示所有撞擊都發生在地球赤道30度範圍內,正常情況下,它們應該完全隨機地撞擊在世界各地。
另外新形成的環,會遮住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可能導致全球變冷,4.6億年前到4.3億年間出現「安第斯-撒哈拉」大冰河時期(Andean-Saharan glaciation),是晚奧陶紀大滅絕原因之一。
研究人員表示,需要更多的證據來支持地球環這一假設,未來計劃模擬小行星如何碎裂並形成星環,以及星環如何隨時間演變,並模擬星環可能對氣候產生的影響;湯姆金斯說:「環系統可能影響全球溫度的想法使我們對地外事件如何影響地球氣候的理解增加了新的複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