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絢麗! 朱諾號捕捉木星北半球奇幻風暴畫面

2024年5月12日,NASA的朱諾號探測器在第61次飛掠木星時,捕捉到木星北半球的詳細影像,展示了混亂的雲層和旋風暴。(圖擷取自NASA/JPL專頁)

2024年5月12日,NASA的朱諾號探測器在第61次飛掠木星時,捕捉到木星北半球的詳細影像,展示了混亂的雲層和旋風暴。(圖擷取自NASA/JPL專頁)

2024/07/23 17:00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據《每日科技網》(scitechdaily)報導,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朱諾號探測器(Juno spacecraft)在其第61次近距離飛掠木星時,拍攝到這顆巨行星北半球的壯麗影像。這些影像顯示了色彩增強的雲層和風暴景象,揭示了科學家稱為「折疊絲狀區域」(folded filamentary region)的混亂雲層。木星著名的帶狀雲系在這裡被打破,形成紊亂的雲層結構,短短幾天內即迅速變化。

據報導,這次飛掠發生在2024年5月12日,當時朱諾號距離木星雲頂約29000公里,位於北緯68度。公眾科學家伊森(Gary Eason)利用朱諾攝影機(JunoCam)的原始數據進行數位處理,提升了影像的色彩和清晰度。這些影像可供大眾於朱諾號網站瀏覽並加工成圖像產品。

朱諾號於2011年8月5日發射,是NASA為研究木星這顆太陽系最大行星而設計的探測器。其使命是深入了解木星的組成、重力場、磁場和極地磁層,並探索其形成的線索,以揭示太陽系早期的奧秘。這項探測器屬於NASA「新前沿計畫」(New Frontiers Program),專注於以中型探測器頻繁探索太陽系。

自2016年7月4日進入木星軌道以來,朱諾號持續近距離飛越木星雲頂以收集數據。其配備的科學儀器包括微波輻射計(microwave radiometer),能穿透密集的雲層,並搭載多種相機和感測器,繪製木星的磁場和重力場地圖。朱諾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木星大氣視角,揭示了行星風暴、雲帶以及極光的複雜結構。

據報導,朱諾號的發現不僅讓我們深入了解木星的動態氣候系統,還提供了研究行星形成和演化的關鍵線索。其觀測到的氣旋和雲層形態,為我們理解類似巨行星的大氣動力學提供了寶貴資料。這些資料有助於我們理解行星的風暴系統如何形成及其影響。

朱諾號的任務原定於2018年結束,但已多次延長,以持續探索並揭示更多木星的奧秘。值得一提的是,朱諾號是第一個在如此遠離太陽運行的太陽能探測器,由太陽能板供電,展示了太空探測技術的創新。

這幅插圖展示了NASA的朱諾號探測器飛越木星南極的情景。(圖擷取自NASA/JPL專頁)

這幅插圖展示了NASA的朱諾號探測器飛越木星南極的情景。(圖擷取自NASA/JPL專頁)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