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科學突破!電腦設計蛋白質引導血管再生

科學家設計出輪狀蛋白質(右),使幹細胞發育成新的血管(左)。(圖片來源: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蛋白質設計研究所)

科學家設計出輪狀蛋白質(右),使幹細胞發育成新的血管(左)。(圖片來源: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蛋白質設計研究所)

2024/06/18 11:57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揭示了利用電腦設計的蛋白質引導人類幹細胞形成血管的技術,這一發現可能改變再生醫學領域,為許多難以治療的疾病帶來新希望。

美國知名科技網站《物理學家組織網》(PhysOrg)報導,這項研究由華盛頓大學醫學院主導,結果發表在6月10日的《細胞》(Cell)期刊上。研究團隊使用電腦設計的環狀蛋白質(ring-shaped proteins),他們發現透過改變環的大小和其他蛋白質特性,可以控制幹細胞在實驗室條件下的成熟過程。這些蛋白質能精確地與細胞外的生長因子受體(growth factor receptors)結合,驅動細胞內的變化。當這些蛋白質應用於人類幹細胞時,觀察到不同類型的血管網絡開始形成。

研究結果顯示,形成的血管網絡功能完善且成熟。這些血管形成了管道,刮傷後能夠癒合,並如預期般從周圍環境中吸收營養。當這些微小的人類血管網絡移植到小鼠體內後,3週內便與小鼠的循環系統建立了連接,這一發現顯示了定製蛋白質在再生醫學中的巨大潛力。

研究主持人魯歐霍拉-貝克(Hannele Ruohola-Bake)教授指出,這一技術為修復心臟、腎臟等受損器官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她解釋說,無論是因為心臟病、糖尿病還是自然衰老,我們的組織都會受損,這一發現為恢復健康的血液供應提供了新的途徑。

研究主要作者之一埃德曼(Natasha Edman)表示,研究團隊設計的蛋白質能夠精確控制幹細胞的成熟過程,這是再生醫學領域的一大突破。她強調,這一技術為細胞生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控制力。

華盛頓大學蛋白質設計研究所(Institute for Protein Design)所長貝克(David Baker)教授表示,這項研究展示了設計蛋白質在生物學和醫學中的潛力,這將有助於科學家更深入理解生物過程並開發新的治療方法。

團隊表示,這一技術未來有望應用於脊髓損傷等目前無有效治療方案的病症,為再生醫學帶來新的突破。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