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外媒揭英國大學AI知識和資源 遭中企用於發展「智慧軍事基地」

英媒披露,倫敦帝國學院與中國江蘇自動化研究所的合作協議,可能讓中方取得用於軍事用途的AI技術。(路透資料照)

英媒披露,倫敦帝國學院與中國江蘇自動化研究所的合作協議,可能讓中方取得用於軍事用途的AI技術。(路透資料照)

2024/06/17 16:11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英國《衛報》16日獨家披露,具有中國國營企業背景的「江蘇自動化研究所」(JARI),企圖藉由與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的學術合作,取得人工智慧(AI)技術,用於研發「智慧軍事基地」(smart military base),但校方在與英國政府討論後,已終止這項合作計畫。有英國國會議員直批,英國大學被中方利用而不自知,有如「待宰羔羊」。

據報導,江蘇自動化研究所是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所屬的重點科研院所之一,又名「杰瑞科技集團」(Jari),是中國研發無人戰艦的領航者。江蘇自動化研究所在2019年與倫敦帝國學院簽署300萬英鎊的合作協議,雙方在倫敦帝國學院數據科學研究所成立「未來數位海洋創新中心」,由人工智慧專家郭毅可擔任主任。郭毅可2014年創立並擔任倫敦帝國學院數據科學研究所所長,2022年末離開該校,出任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

根據合作內容,「未來數位海洋創新中心」以發展海事預測、電腦視覺、智慧型製造等「民用」應用技術為目標,但雙方正式合作前的往來郵件顯示,中方也在考慮研發軍事用途的技術。

上述郵件是由非營利機構「英中透明」(UK-China Transparency)透過資訊自由請求而獲得,其中一封2018年11月發出的中文信,寄信人是江蘇自動化研究所研究主任,收件人是倫敦帝國學院一名教授及一名職員,信中指「未來數位海洋創新中心」的關鍵目標是,測試倫敦帝國學院數據科學研究所研發的軟體,是否可以融入江蘇自動化研究所的「JariPilot」技術中,「形成更強大的產品」,並應用於「智慧機構、智慧軍事基地和智慧海洋」等領域。

負責此次調查的英中透明組織主任盾君山(Sam Dunning)表示,調查結果顯示中方企圖將倫敦帝國學院的專業知識和資源,投入中國軍用無人艦艇的研發,這樣的合作關係「存在於各大學」,令人懷疑英國大專院校是否了解「中國在習近平治下變得日益專制及軍事化」,以及在與這個國家來往時,必須進行適當的盡職調查。

倫敦帝國學院數據科學研究所2019年9月曾舉辦「未來數位海洋創新中心」啟用典禮,且在2021年年報中,也將江蘇自動化研究所的資金列為知名企業贊助。然而,這項合作案還沒開始進行研究就在2021年終止,並歸還中方50萬英鎊的款項。帝國學院發言人表示,終止合作關係的決定,是在基於英國出口管制法,並與政府協商、考量國家安全問題後所做出。

英國國防和安全智庫「皇家聯合軍事研究所」(RUSI)中國問題專家彭朝思(Charles Parton)直言,此一合作關係顯然非常不合適,一開始就不該簽署,「江蘇自動化研究所是要生產未來可能用於對抗我國海軍的軍武,這需要花很大力氣才能弄清楚嗎?」

據了解,英國第四頻道(Channel 4)去年播出的紀錄片指出,長期率領倫敦帝國學院數據科學研究所的郭毅可,曾與中國上海大學的科學家共同撰寫8篇涵蓋飛彈設計及使用AI控制海上無人艦隊的論文。2017至2022年間,倫敦帝國學院從中國軍方相關研究機構和企業獲得逾1800萬英鎊資金,但隨著英國加強限制科學合作政策,倫敦帝國學院被迫關閉數個與中方合作的機構。

對中立場強硬的英國國會議員、前保守黨黨魁史密斯(Iain Duncan Smith)直言,「我們的大學就像待宰羔羊,試圖相信科學研究是獨立的,但在中國不是這麼一回事,英方大學所做的事情冒著極大的風險」。

他也呼籲,政府各單位花了很多時間才明白中國構成怎樣的威脅,因此大專院校有很長一段時間並未受到監督。雖然政府近年已緩慢、逐步收緊相關規定,但努力仍然不夠,大專院校與安全部門必須亦步亦趨。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