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天

臺北市 15-17 ℃

咖啡身世大揭秘! 「阿拉比卡」竟源自2種植物百萬年前浪漫邂逅

阿拉比卡咖啡(Coffea arabica)佔全球咖啡供應量的60%左右。(資料照)

阿拉比卡咖啡(Coffea arabica)佔全球咖啡供應量的60%左右。(資料照)

2024/05/05 16:42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根據最新研究發現,目前佔全球咖啡供應量6成的阿拉比卡咖啡(C. arabica),竟然源自約60萬至100萬年前,在衣索比亞森林中2種咖啡樹偶然雜交的結果。

根據美國科學新聞網站《Science Alert》報導,研究人員運用基因組分析技術,首度追溯阿拉比卡咖啡樹的起源。研究團隊發現,阿拉比卡咖啡是由歐基尼奧伊德斯(C. eugenioides)與羅布斯塔(C. canephora)2種野生咖啡樹相互授粉後,產生的雜交品種。

這種雜交現象形成了多倍體基因組,意味著後代同時擁有父母雙方的染色體組。這或許使阿拉比卡咖啡擁有較佳的適存優勢,得以在世界各地茁壯成長。

研究領導人、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SUNY at Buffalo)生物學家亞伯特(Victor Albert)指出:「(多倍體)通常能立即提供演化上的優勢,因為它同時取得2套染色體,也就是2組完整的基因。」

事實上,阿拉比卡咖啡曾面臨近絕種的危機。研究人員推測,約35萬年前和5000年前,氣候變遷曾導致阿拉比卡咖啡族群大量減少,使其基因庫嚴重缺乏多樣性,難以對抗咖啡樹最大威脅——咖啡樹葉鏽病(Hemileia vastatrix)。

1927年,阿拉比卡咖啡在帝汶島與肯亞咖啡樹再次雜交,雖然後代對抗葉鏽病的能力獲得加強,但其咖啡豆品質卻遜於阿拉比卡或肯亞品種。至今,絕大多數咖啡園所栽種的阿拉比卡咖啡樹,皆可追溯到數百年前從衣索比亞野生種的突變株系而來。

這項研究成果不僅揭示阿拉比卡咖啡的演化軌跡,對維護產業永續發展也具重要價值。相關研究4月15日發表在為《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期刊。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impression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

熱門推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