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郭台銘勝選對美國利益可能是「最危險的結果」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擬獨立參選總統,但美國智庫「戰爭研究所」認為,他具體提出的兩岸和平協商可能導致台灣失去經濟與安全自主性。(美聯社資料照)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美國之音》(VOA)中文網9日報導,美國軍事智庫「戰爭研究所」(ISW)近日從美國利益角度分析台灣4位總統參選人,認為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的勝選將是對美國利益「最危險的結果」,因為郭台銘提出了與中國談判、卻可能損害中華民國主權的最具體步驟。
據報導,ISW在8月31日發布的「中國-台灣週報」(China-Taiwan Weekly Update)中分析郭台銘參選對台灣總統大選可能帶來的影響,並介紹4位候選人在兩岸關係及美台關係的主要政見,以及中國共產黨可能用來施壓每一位候選人的做法。
ISW指出,郭台銘在8月25日提出「金門和平倡議」,內容為透過一系列新的民間計畫來推動跨海峽和平,且他個人將資助2千萬美元,以設立兩岸和平協商辦公室和推動相關工作的智庫。除此以外,郭台銘5月還宣布「金門和平宣言」,重申他將在「一中各表」原則基礎上,與中國當局重新展開談判,並以金門作為兩岸新的常設談判地點。
ISW認為,郭台銘上述立場與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有所不同。儘管侯友宜也希望與中國溝通並降低台海緊張,但侯也說過與中國的「民主協商」是不實際的,而郭台銘提議的談判「可能提供一個管道將中華民國的主權交付給中華人民共和國」。
ISW進一步分析侯友宜、柯文哲和郭台銘三人各自提出的「金門和平計畫」,因為三人都「視金門為兩岸倡議一個很好的基地」。三人的和平計畫內容有些不同,侯友宜主張從中國進口電和天然氣,柯文哲支持以公投決定建設聯繫金門和中國廈門的橋樑,郭台銘則提出金門和平倡議基金及設立兩岸協商辦公室及相關智庫。
然而,上述這些倡議可能會擴大中國對台灣經濟的滲透、重啟兩岸經濟融合方案,「兩岸和平」談判甚至可能導致台灣經濟與安全自主被削弱。
值得注意的是,ISW特別列出4位候選人的兩岸政策,以及中國可能施加壓力的方式。
賴清德主張「面對中共威權體制必須守護台灣民主,不接受九二共識」,中國會將賴描繪成「拒絕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對話,必須為造成台海緊張承擔責任」。
柯文哲主張「推動兩岸對話但不提九二共識,因九二共識已被污名化」,中國會「迫使柯文哲接受九二共識作為對話及台海和平的必要條件」。
侯友宜主張「推動與中共交流對話,支持九二共識」,中國會「將中國堅持的兩岸經濟融合與政治對話定位為維持台海和平的必要條件」。
郭台銘主張「推動與中共『兩岸和平協商』,支持九二共識」,中國會「透過『兩岸和平協商辦公室』促成貶抑台灣經濟與安全獨立的協議」。
另一方面,ISW也針對4位候選人的美台政策立場,以及中國如何施壓提出看法。
賴清德主張「美台是民主夥伴共同面對中國的挑戰」,中國會「將目前美台經濟與安全合作關係描繪成危及台灣安全的挑釁政策」。
柯文哲主張「美台協同不需要與中共敵對,呼籲美國支持台灣加入地區經濟組織」,中國會「把和美國深化經濟與安全關係描繪為對中國的『挑釁』」。
侯友宜主張「支持沒有具體說明的『與美國很好的同盟關係』」,中國會「促使侯友宜避免非官方的美台接觸,進一步在國際上孤立台灣作為實現台海和平的方式」。
郭台銘主張「擴大與美國的技術投資與夥伴關係,不要只談政治和購買武器,擔憂對美國『不健康的依賴』」,中國會「促使郭台銘減少與美國的經濟與安全協作,以此作為兩岸協商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