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間諜氣球風波 中國「最大小學生」領導力遭質疑

專家認為,中國間諜氣球入侵美國領空致使美中關係陷入空前低潮,國際間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圖)領導力的開始產生懷疑。(路透)

專家認為,中國間諜氣球入侵美國領空致使美中關係陷入空前低潮,國際間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圖)領導力的開始產生懷疑。(路透)

2023/02/07 22:36

〔編譯楊芙宜/台北報導〕中國間諜氣球入侵美國領空致使美中關係陷入空前低潮,《紐約時報》今(7)日引述中國研究專家謝淑麗(Susan Shirk)分析,該事件在國際上和國內都引發了對中國政府能力有害的質疑,並加深外界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領導力的懷疑。

習近平被中國網路鄉民爆料,年輕時受完整正規教育只到小學,初中就因文革「下鄉」運動而中斷,常被譏為中國「最大小學生」。報導指出,氣球事件讓世界注意到一個可能性:中國習近平政府內部的溝通和控制、其吹噓的安全機構,也許並不像其自信展現給世界那般協調一致,甚至運作上都不那麼順暢,無論是誤入美國領空或肆無忌憚軍事驚人行動,外界開始質疑中國如何能駕馭其作為全球大國日漸升高地位。

報導說,習近平在氣球事件之前還存在其他明顯誤判,包括在「清零」政策在中國各地引發抗議後,就無序慌亂取消;以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前幾週,習近平竟同意和俄羅斯建立「無止境」的夥伴關係。

報導表示,對習近平判斷力的質疑,以及對他的軍事和情報部門判斷力的質疑,使外界很難評估:中國在更危險情況下會如何處理另一次危機,例如更複雜的台海情勢,鑒於華盛頓和北京依然處於大國競爭,美中軍事對抗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報導引述謝淑麗指出,中國政府過去「能靈活應對問題,把經濟發展放在首位」,但「在習近平主政下,過去一些年來的情況不再是這樣。因此,這意味著無法預測未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都認為情況更加危險的原因」。

報導說,此不可預測性似已延伸到中國最近對氣球事件的反應,北京從上週最初對氣球出現在美國領空表示遺憾,但本週一就轉向採取強硬立場,中國外交部副部長謝鋒向美國駐北京大使館提出嚴正交涉,譴責美國擊落氣球,並指責華府逆轉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去年11月在印尼會晤後改善關係的進展。

專家分析,中國飛行器不當地飛入美國領空及代價高昂地被發現,顯示中國軍方與政府其他部門之間缺乏協調。前美國國防官員、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資深客座研究員唐安竹(Drew Thompson)表示,這表明中國防止此類意外發生的國家安全協調機制仍未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唐安竹表示,氣球事件再次反映了中國決策完全缺乏透明度,「這是他們體系的特徵...且它還會再次發生。若事態發展迅速,(中國)政府沒有敏捷的決策結構。他們不能在迅速進展的危機中有效溝通」。

此外,報導說,中國官僚機構也可能根本過於龐大,以致無法追蹤其全部高空氣球的全球行蹤,也無法預料氣球位置何時可能會引發警報。例如,北京6日承認,另一個氣球正在拉丁美洲附近飄浮,也偏離了航線。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安全研究計畫主任、中國軍事問題專家傅泰林(M. Taylor Fravel)認為,考慮到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原本將於5日訪問北京,中國領導人若知道氣球航線,不會批准放飛這個飛往美國的氣球,「我只能臆測執行這項任務的(中國)單位意圖:他們可能沒有意識到或不關心氣球一旦被發現的政治後果,也許他們可能是在執行一個長期存在的計畫,沒注意到外交日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