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檔「驢事」 竟害非洲農民更窮更悽慘
驢子是非洲人重要的勞役動物,中國對中藥「阿膠」的需求,致使驢子的偷盜猖獗。(歐新社)
首次上稿 01:01
更新時間 06:12
〔編譯魏國金/台北報導〕南非國際事務研究所(SAIIA)報告指出,中國對傳統藥材「阿膠」的爆炸性需求,助長驢皮非法交易,威脅非洲農民的生計,進而導致農民,尤其是女性重陷貧窮。
報告說,中國每年需要500多萬頭驢子,即全球約10%的驢子,才能滿足其阿膠的需求,而中國本身僅能提供200萬張驢皮,在每年進口的300萬張驢皮中,約25%至35%來自偷盜,且絕大多數盜自依賴驢子馱運農作的小農。
《南華早報》報導,研究人員將驢子的非法交易,拿來與用於傳統中藥的野生動物非法交易比較發現,這種做法也造成穿山甲等物種瀕臨滅絕。
報導說,從驢皮與草藥提煉而成的阿膠傳統上被譽為「帝王藥材」,但如今隨著中國富裕人口增加,阿膠被行銷為保養聖品。報告說,中國人口高齡化,2030年代退休人口將達4億人,預料阿膠的需求將進一步增加。
研究說,儘管中國從巴西、巴基斯坦與澳洲進口驢皮,但非洲是關鍵的交易目標。母驢懷孕期長逾1年,因此流失的牲口難以立即替代。2020年,全球有5300萬頭驢子,其中99%出現在中低所得國家,約63%生活在非洲。
報告作者詹斯頓(Lauren Johnston)指出,多數非洲人將驢子作為勞役動物,並促成窮人的社會流動性,然而,中國的阿膠需求干擾了驢子的該角色,「不僅無法促成繁榮,也使人們,尤其女性重陷貧窮」。
對於非洲鄉村的窮人而言,驢子是重要的馱畜,即使是乾旱惡劣的環境,驢子也能馱負重物、長途跋涉也不顯疲態,詹斯頓表示,但驢皮交易使女性與鄉村貧民的處境大倒退。
而鑑於中國阿膠產業的豐厚利潤以及非洲部份國家實施的驢子出口禁令,導致跨國竊驢與走私案件層出不窮。她指出,村民往往一覺醒來發現驢子被偷,並在附近田地發現剝了皮的驢子殘骸。
英國慈善組織「驢子庇護所」(Donkey Sanctuary)主管默克斯(Janneke Merkx)也說,中國的需求推升驢子價格,導致竊盜猖獗,「有時一個晚上,整村的驢子全不見」,也因為驢價上漲,生計依賴驢子的貧民根本沒有能力去替代失去的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