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太天真!奉送中國軍事科技 美CRSI:德國學者警戒非常低

    德國學界對中國軍民融合的戒心太低,無意間參與中國軍事科技的研發。(路透)

    德國學界對中國軍民融合的戒心太低,無意間參與中國軍事科技的研發。(路透)

    2023/01/14 23:11

    〔編譯魏國金/台北報導〕德國之聲中文網報導,美國「科研安全與誠信中心」(CRSI)檢視近幾年德國與中國學術合作計畫,發現不少德國學者與中國軍方關係密切的機構及學者進行合作,共同發表多達數百篇學術論文。報告說,德國學界對中國的軍民融合政策太過天真,對中國的警戒程度非常低。

    德國之聲指出,根據德《法蘭克福匯報》報導,CRSI創辦人斯托夫(Jeff Stoff)12日發表該報告,表示近幾年有數百篇德中合作的學術論文,出現與中國軍事科技相關的中方學者名字,有些學者甚至任職「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這樣的機構,而該單位參與中國高超音速武器的研發。

    斯托夫說,德國學者往往不清楚中方合作者的背景,而且中國科研機構的英語網站內容常與中文網站不相符。

    斯托夫的研究對象包括德國高等學校、企業與政府的科研機構。報告舉例,德國聯邦材料研究與檢驗中心(BAM)曾發表至少7篇關於不同混合材料燃燒與爆炸過程的論文,「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以及一些和中國軍方密切聯繫的科研機構學者也在論文之列。

    報告也說,一些德國學者發表的論文將中方機構標註為唯一資助人。比如,德國聯邦物理科技研究所的1篇論文就是由中國國家軍委資助,中方作者則來自與軍方密切聯繫的科研單位。

    被該報告點名還包括慕尼黑理工大學(TUM)等頂尖學府。該校回應說,自由選擇科學研究的合作夥伴也是科研自由的一部分;和與中國軍方有關聯的科研機構進行合作並不令人擔憂,因為所有研究成果都會公開發表,「這不會是什麼機密的科研成果,而是在拓展全人類的知識界限」。

    特里爾大學(Universität Trier)漢學家韓博天(Sebastian Heilmann)指出,以TUM代表的德國科學界「實在太天真、與現實脫節」。他說,德國科學界根本不瞭解中國有著迥然不同的科研體制,科研是為政治目標服務的。一些德國科學家對北京力推的軍民兩用、軍民融合政策視而不見,況且並非所有科研成果都會公開發表。

    德國利奧波第納國家科學院(Leopoldina)與德國科學基金會(DFG)近期呼籲德國學者警惕自由學術之成果存在被濫用的風險。不過斯托夫認為,德國現行法規「完全不足或不具可操作性」。他在報告中說,德國現行法律「部分容忍了不道德行為,因此這些行徑今後仍將「以驚人的規模持續下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