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讚台灣役期恢復是重要第一步 美學者:安全「搭便車」殷鑑不遠

美府智庫高級研究員撰文,台灣總統蔡英文恢復役期為1年,認為提振台灣軍隊人力、士氣和自信,是嚇阻中國、防衛台灣的最佳之道。(資料照)

美府智庫高級研究員撰文,台灣總統蔡英文恢復役期為1年,認為提振台灣軍隊人力、士氣和自信,是嚇阻中國、防衛台灣的最佳之道。(資料照)

2023/01/08 06:20

首次上稿 00:29
更新時間 06:20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華府智庫「國防重點」(Defense Priorities)高級研究員巴恩達勒(Gil Barndollar)6日在《日經亞洲(Nikkei Asia)》撰文,肯定台灣總統蔡英文延長義務役役期,並以歐洲現在正為過去長期在安全上「搭便車」付出代價為例指出,提振台灣軍隊人力、士氣和自信,是嚇阻中國、防衛台灣的最佳之道,延長義務役是第一步。

巴恩達勒在文中以「21世紀的古巴」形容台灣,相隔僅數十英里外、海的對岸就有一個最大的政治經濟體系競爭對手,台灣同時也是全世界尖端半導體晶片的關鍵生產者,在中國封鎖或入侵的持續且愈加升高的威脅下生活。在這樣的情況下,台灣終於採取早該做的一步:將義務役服役時間從象徵性的4個月,延長到具有意義的12個月。

文章指出,台灣軍事物資不夠充足經常受到討論,向美國採購的武器有些甚至要拖延數年才能兌現。但是,台灣軍隊的人力問題才是更深且更顯著的問題。台灣現役陸軍兵力約13萬人,根據台灣退役陸軍中校、著名專欄作家黃竣民(James Huang)的說法,後備軍力雖號稱有200萬大軍,但是是紙上談兵,無法在戰鬥中增援現役單位。台北和華府或許希望,在海上就將中國入侵艦隊擊敗,但是台灣的陸軍才是抵抗中國佔領和吞併的最後一道屏障。

文中指出,美國對台防衛保證的提倡者認為,不管台灣能力如何,美國都有其自己的理由防衛台灣,這個主張雖然對台灣地理戰略地位和中國若控制台灣半導體產業的衝擊有些誇大,但仍十分充足。不過,許多研究和兵棋推演都預期,美國與中國開戰將損失慘重,而台灣可能得孤軍奮戰數週或數月,等待美國從中國的第一波攻擊中重整旗鼓後來馳援,若台灣在這時垮了,對美國和其盟邦來說,這一仗要勝利的機率就更小了。

因此,從軍事和外交上先強化台灣是比失去後奪回更好的方案。文章建議,美國的軍事協助應該是讓台灣能借力使力,適當地自衛。

文中說,如今在歐洲已經呈現出在安全問題上搭便車的代價,烏克蘭部隊的英勇和作戰技術維護了他們國家的獨立,而做到這一點所付出的物質成本,大多數由美國承擔。歐洲數十年來在安全上的自我閹割,讓這塊大陸沒有能力適當地自我武裝,更別說要在需要時供應鄰國所需。

烏克蘭戰爭的更大教訓是一個國家、其軍隊和人民的意志,依然是戰爭中最無可計算且最重要的變數。在這方面,台灣宣布延長義務役役期就顯得重要。嚇阻中國、捍衛台灣的最佳之道,就是為台灣武裝部隊的人力、士氣、訓練和自信,重新注入活力,恢復12個月義務役是重要的第一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國際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