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美軍事代表團上月訪台 討論擴大軍事合作
金融時報披露,美軍一個代表團上月曾訪台,探討美台雙方如何合作強化國軍戰力。(美聯社)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英國《金融時報》2日披露,美國一個軍事代表團去年12月間曾低調訪問台灣,對我國陸、海、空三軍進行評估,並探討美台擴大軍事合作對國軍的助益。報導指出,美軍訪問團此行的目的,與蔡英文總統在同月27日宣布義務役恢復至1年一樣,皆是希望透過強化國軍戰力,嚇阻中國發動入侵。
金融時報駐台記者席佳琳(Kathrin Hille)自台北發出的報導指出,中國數十年來一直揚言要以武力降服台灣,但這個威脅直到近幾年才真正成為台灣和美國當局的心頭大患。一名美國駐亞洲官員直言,人民解放軍不僅擁有更多先進武器,也一心一意地培養攻克台灣所需的各種能力,「有鑑於此,如果你是台灣人,你就必須正視現實,迅速做好準備。」
隨著共軍在台灣周邊的軍事動作愈趨頻繁、強硬且複雜,以及北京當局的好戰態度愈發不加收斂,蔡英文總統比歷任總統投注更多心思和資源在防禦事務上,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役,更加速蔡政府推動延宕多年的義務役役期恢復等改革計畫。
然而,非營利組織「台灣民主實驗室」軍事與網路事務諮詢顧問廖彥棻警告,當前的改革措施僅是讓國軍恢復到2008年以前的水準,「總統雖在強化徵兵制上有功,但並未處理國軍戰力不足的問題,後者才是威懾力量的核心。」另有軍事分析師坦言,徵兵制改革僅是解決慢性兵員不足的應急措施。再者,儘管國防部承諾改革訓練內容,包括取消刺槍術、增加刺針防空飛彈、標槍反坦克飛彈等現代武器的操作學習,但外界質疑推行難度高。
前參謀總長李喜明等軍事專家進一步警告,國軍更棘手的戰略劣勢仍未解決,台灣理應採取不對稱作戰策略,放棄在海、空軍力量上與共軍抗衡,而是著重建立可以利用敵軍弱點的能力,包括設立類似城市游擊隊的「國土防衛部隊」,俾便在指揮權更分散的模式下作戰。另一名國軍退役將領也表示,國軍現在仍堅守傳統作戰概念,未能向大眾清楚傳達新策略。
知情人士透露,上月訪台的美軍代表團也觀察到相同問題,「他們看出國軍在戰術層級遊刃有餘,卻欠缺戰略思考能力。」一名美國官員則說,蔡總統已做出艱鉅的行動,告訴大眾必須有所改變,保衛家園需要全體國民出力,「從今以後會愈來愈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