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王阿提拉好戰原因 考古學家:可能為救人民免於乾旱飢餓
英國劍橋大學考古學家對匈奴王阿提拉經常發動暴力侵略行為提出了另一種解釋:他可能是為了拯救人民免於乾旱和飢餓而發動襲擊。 (取自Live Science網站)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匈奴王阿提拉(Attila)一直被描繪成嗜血的野蠻人,對黃金和權力有無限的渴望,但根據科學新聞網站Live Science 12月22日報導,英國劍橋大學考古學家的最新研究,對阿提拉經常發動暴力侵略行動提出了另一種解釋:他可能是為了拯救人民免於乾旱和飢餓,而進行孤注一擲的襲擊。
在中歐多瑙河和蒂薩河氾濫平原周圍的橡樹年輪中所記錄的氣候數據顯示,阿提拉和他領導的匈奴人都是在非常乾旱的年份進行了最大規模的襲擊,當時農作物產量和牧場稀疏,這意味了他們採取襲擊行動,有部分可能是由絕望和飢餓驅動的。劍橋大學考古學家是在12月14日刊出的「羅馬考古學雜誌」發表了上述研究。
匈奴人被認為在西元370年左右從亞洲進入東歐和中歐,最後在多瑙河以東的匈牙利大平原建立據點,且在60年後,透過結合先進的武器、無與倫比的騎術和復雜的戰術,把征服到的中歐大部分地區組成了歐亞部落聯盟,並在這些部落中佔據了至高無上的統治地位。在全盛時期,匈奴帝國從黑海延伸到德國中部,隨著阿提拉和他的兄弟布萊達在西元434年掌權,它發現自己正處在分裂中的羅馬帝國門口,匈奴人在羅馬帝國的垮台中將發揮重要作用。
領導這項研究的劍橋大學考古學家哈肯貝克(Susanne Hakenbeck)表示:「歷史資料告訴我們,羅馬和匈奴的外交極其複雜,最初它涉及互惠互利的安排,導致匈奴精英獲得大量黃金,以換取不攻擊羅馬帝國。這種合作體系在西元440年代崩潰,導致對羅馬土地的定期襲擊,以及對黃金的需求增加。」
研究人員說,西元420年至450年間生活在歐亞大草原上的匈奴人面臨嚴酷多變的氣候,多次乾旱迫使他們在固定地點耕種和將動物放牧到綠草更多的牧場之間交替移動。
哈肯貝克指出:「如果資源稀缺變得過於極端,定居人口可能被迫遷移,使他們的生存方式多樣化,並在農業和移動放牧業之間轉換。在氣候動盪時期,這些可能是重要的保險策略。」
但這種不穩定的熱量平衡行為,很快被生存危機所引發的急迫感所取代。在連年大旱匈奴人面臨飢餓的情況下,他們化身為殘忍的掠奪者,從喀爾巴阡盆地湧出,橫掃西歐和南歐。事實上,匈奴人最具破壞性的入侵行動發生在西元447、451和452年,這些時期的夏季都非常乾燥。
研究人員表示,匈奴人發動襲擊,曾被認為主要是出於對黃金和權力的渴望,但其實有可能是為了獲取食物,黃金也能派上用場,以維持軍閥對阿提拉的效忠。
哈肯貝克說:「氣候引發的經濟動盪,可能促使阿提拉和其他高級官員從羅馬各省開採黃金,以維持戰團和精英間的忠誠度。以前的騎馬牧民似乎變成了掠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