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侷限沙拉吧! 英國最新研究:食草恐龍祖先一開始也吃肉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古生物學家的最新研究發現,蜥腳類動物、梁龍和其他長頸巨龍的早期親戚,在三疊紀期間從食肉動物轉變為食草動物。(取自網路)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根據科學新聞網站Live Science報導,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暴龍是食肉狂,長頸龍則在背景中安靜地啃食樹葉,但最新的研究顯示,恐龍的飲食比以前想像的還要多樣化。這項研究成果發表於12月16日刊出的《科學進步》期刊(Science Advances)。
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的恐龍實際上吃什麼,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古生物學家檢查了幾個恐龍屬的頭骨的CT(電腦斷層掃描),包括小型雙足槽齒龍(Thecodontosaurus)和長頸梁龍(Diplodocus),牠們都被認為是食草動物,以及創建了牠門牙齒的3D模型。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布里斯托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高級研究員馬約拉爾(Antonio B. Mayoral)表示:「牙齒可以提供關於動物吃什麼的很好線索,因為牙齒是分解食物的工具,因此,預計不同的牙齒形狀能有效地處理不同種類的食物。」
馬約拉爾指出:「在恐龍身上,我們看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牙齒類型多樣性,包括刀片狀、圓錐形、三角形、葉形等,這顯示恐龍進化出不同的進食習慣,並專攻範圍廣泛的飲食。有趣的是,這些不同種類的牙齒形狀有許多已存在於最早的恐龍身上,這表明牠們的飲食可能非常多樣化。」
研究人員接下來將恐龍牙齒的形狀和功能(咬合力)與現存爬行動物的形狀和功能(咬合力)進行比較,例如不同種類的蜥蜴,包括巨蜥和石龍子,以及壁虎、蛇和鱷魚。
馬約拉爾指出:「我們對牙齒形狀和飲食之間關係的了解是基於生物物種的訊息。例如,鋒利和彎曲的牙齒更適合刺穿和切割柔軟的食物,如肉類,這些是食肉動物的典型特徵。另一方面,帶有小齒(鋸齒)的直齒能更有效地分解較硬的食物,如某些植物和昆蟲的外骨骼,這些存在於食草動物和食蟲動物中。」
馬約拉爾以一些已知最早恐龍的飲食習慣為例,包括雙足獸腳亞目、裝甲鳥臀目(armored ornithischians)和長頸蜥腳類動物。他說:「在我們的研究中,一些被歸類為食肉動物的早期恐龍(例如獸腳類恐龍)的牙齒與巨蜥的牙齒相似,尖尖的,彎曲的和細密的鋸齒狀。相較之下,鬣蜥有長矛狀的牙齒和粗糙的細齒,類似於被歸類為食草動物的早期恐龍(如鳥臀目和蜥腳類)。」
實際上,食草恐龍的祖先並不侷限於沙拉吧。相反,牠們很可能會吃肉和昆蟲,就像捕食牠們的食肉動物一樣。馬約拉爾說,研究人員發現,許多最早的恐龍採用了不同的飲食習慣,這是讓生物群體多樣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馬約拉爾說:「我們的研究支持適應植物飲食的3個主要恐龍譜系中的2個,並不是以食草動物開始的。蜥腳類動物、梁龍和其他長頸巨龍的早期親戚,在三疊紀期間從食肉動物轉變為食草動物。最早的鳥臀目動物可能更喜歡雜食性飲食,牠們後來進化出了像三角龍這樣的素食恐龍和鴨嘴龍。」